认识你自已


       乔布斯曾说:“我愿意用我所有的科技去换取和苏格拉底相处的一个下午。”
令人惊讶的是,苏格拉底70岁时被判处死刑。他一直是各种美德的典范:智慧、节制、谦逊、勇敢、公正、正义、守法、不贪……然而,在雅典这样一个民主制的国家里,这样的一个好人为什么会有如此遭遇?
他的学生、古希腊另一伟大哲学家柏拉图(代表作理想国)在其早期著作《苏格拉底的申辩》中记述了其在法庭上的辩词,说明了前因后果,集中地表达了苏格拉底的思想。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雅典法庭控告以引进新的神和腐蚀雅典青年思想之罪名判处死刑。尽管他曾获得逃亡雅典的机会,但他仍选择饮下毒堇汁而死,因为他认为逃亡只会进一步破坏雅典法律的权威,同时也担心逃亡后雅典将再没有好的导师可以教育人们,因而放弃。
从“认识你自已”这个命题,我们就可以感悟到苏格拉底思想的“罪证”和“杀伤力”,因为其核心实质就是要确立独立思考的原则,一个能独立思考的人对于其他任何人的看法都要进行怀疑,只相信自己的头脑确认为真的东西,因而旧的神与父亲的权威都是怀疑的对象。
两千多年过去了,这个命题到今天虽然已成为普世价值,成为我们达到身心平衡的关键,因为,苏格拉底也给出了答案:“认识自己,方能认识人生。”但是,能真正做到的有多少人呢?
在我们怀疑其他任何人的看法的时候,有没有怀疑自己、认清自己呢?
首先,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即使你做不到如苏格拉底说的“我们的需要越少,我们越近似上帝”,也要认识自己“想”要什么?也许你想要做总统、也许你想要成为亿万富翁、也许你想娶天下第一美女、也许你想让你的产品畅销世界……想什么都没有罪;想,不是错,但是,第二点更重要——“能”做什么?也就是说,实现“想”依靠什么?比如,无数的企业家希望自己的产品畅销世界,那么你的管理、研发、质量、渠道、营销是否有这个能力?要达到这些能力必须做什么基础工作?……
话题回到中国管理领域,任正非也许为“认识你自己”树立了一个标杆。他在《一江春水向东流》中说:“……不再是自己去做专家,而是做组织者。在时代前面,我越来越不懂技术、越来越不懂财务、半懂不懂管理,如果不能民主的善待团体,充分发挥各路英雄的作用,我将一事无成。”他的这个感悟非常接近苏格拉底的名言:“我只知道一件事,那就是我什么也不知道。”
认识你自己,只能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