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外贸逆差创10年新高


  2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为2604.3亿美元,增长29.4%。其中出口1144.7亿美元,增长18.4%;进口1459.6亿美元,增长39.6%。进口增速大幅超过出口,也带来超300亿美元的巨额贸易逆差,创近10年的单月新高。

  从海关总署数据看,今年前两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5330.3亿美元,同比增长7.3%。其中,出口2643.9亿美元,增长6.9%;进口2686.4亿美元,增长7.7%;累计贸易逆差为42.5亿美元。无论是前两个月,还是2月份,出口增速都超过了进口,都出现了贸易逆差。这对于长期贸易顺差的中国来说,是一个积极变化,也是我国宏观调控孜孜以求的,说明对外贸易正在朝着调控方向和我们力求达到的目标良性发展。

  扭转我国长期贸易顺差对于消弭对外贸易摩擦,扭转我国外储持续增长,遏制外汇占款过大,消除通胀的货币基础,都具有重要意义。对外贸易由顺差转为逆差,也标志着我国调整经济结构,致力于经济转型取得了初步效果。可喜可贺。

  但同时暴露出的一些突出问题也不能忽视。首先,前两个月我国进出口仍延续了回落的态势。虽然2月份进出口、出口和进口,表面增速高达29.4%、18.4%、39.6%,但主要原因是去年2月份受春节长假影响导致基数偏低,经过海关总署季节调整后,2月份我国进出口、出口和进口的同比增长速度分别为7%、4%和9.4%。这个对外贸易增速确实不算高。就在今年两会上,温总理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把进出口总额增长目标确定为10%左右,本来就不算高,而2月份竟然只有7%,相差3个百分点,特别是出口增长速度仅为4%。而去年全年进出口比上年增长22.5%,出口增长20.3%,进口增长24.9%,分别高于今年2月份的15.5、16.3和15.5个百分点。前两个月特别是2月份我国对外贸易可谓大幅度回落。这是我们格外需要警惕的。

  从去年以来,我国对外贸易特别是出口对经济的拉动力持续下降,成为经济连续四个季度回落的主要“杀手”。2011年,我国经济增速为9.2%,其中资本形成总额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是54.2%,最终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是51.6%,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是-5.8%。出口对我国经济的贡献度已经很长时间为负值了。当然,这要受制于欧债危机持续发酵的影响,美国经济不景气的影响等。但主观上是否存在经济结构调整过猛,经济转型过快的内部原因?值得细致分析。

  笔者一直认为,过去出口贸易增长过快规模过大,确实导致贸易不平衡,需要调整转型,但是,无论如何出口、外需这驾拉动经济的马车都不能停滞,更不能为负值。特别是在我国经济多重压力和多负面因素叠加袭来时期,出口这驾马车一定要保持稳定、平稳和匀速。

  当前,有两点应该重视:首先,一系列鼓励出口的优惠政策不但不能取缔而且应该加强,比如税收优惠政策等。其次,紧紧抓住欧美经济复苏机遇,促进出口。今年1月份开始,欧美国际市场的情况有了新变化。欧债危机最困难时期似乎正在慢慢过去,欧洲出台的一系列刺激经济政策和防止金融系统恶化瘫痪政策正在见效。美国失业率下降,投资增加,消费也从比较疲软开始回升。所有迹象表明,美国经济现在开始走好,欧洲悲观的预期可能也在消退。这对我国外需出口带来了曙光。务必做好充分准备,紧紧抓住这个难得机遇。这对于我国异常困难复杂的经济可谓雪中送炭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