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生”秋“实”


 
 
        2012年,是中国农历的“龙”年,龙行风雨,必然不会波澜不惊。加上2012年地球灾难的传言,中、美、俄等世界大国领导层变更,势必对全球政治经济形势带来冲击。三月第一周,俄罗斯总统大选和中国“两会”率先登场,掀起了春天的帷幕。
       中国古语“一年之计在于春”,春是万物生发的季节,没有春的播种,哪来秋的果实?
       春节过后,全球局势确实有不同于旧年的表现。中国股市在持续一年的跌跌不休之后,终于在农历年前开始缩量缓慢上行,虽然没有惊喜,但表现了内在强烈求生的动力。欧元区债务问题虽然还纠缠与希腊违约的风险,美国评级机构一再调低其评级,已经无法在希腊问题上掀起像去年那样波及全球的大浪了。美国股市和经济指标也在悄然转好。这些都是向好的迹象。
       春天同样可能孕育着风暴,春雷激荡。叙利亚和伊朗以及北韩,依然是不稳定因素。叙利亚正在向民主的方向转变,而叙以矛盾,叙伊同盟,伊朗核武器威胁等问题,把以色列、叙利亚和伊朗紧紧扯在了一起。西方国家的制裁和以色列突然发动对伊朗核设施的打击以及叙以边界冲突,随时都有可能造成国际油价剧烈波动,影响到全球市场和经济。
       回到国内问题,近一个月来,人民日报等中央宣传喉舌开始讨论继续改革的话题,显示出官方媒体开始不回避现实矛盾,改革有望重新提上日程。笔者认为,春天开始播下改革的种子,经过夏秋的酝酿,必将在秋末结出丰硕的果实。那时正好是中共中央第18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中央核心领导层交接棒的时刻。启动政治体制改革,搬掉阻碍经济发展的绊脚石,首先在网络上取得了共识,还需要经过半年以上的主流媒体上的深入讨论,形成全民共识。
       继续推进改革,话易行难。 “两会”无法解决,本届政府也没有时间完成主要的改革任务,但是,相信这个春天,所有的重要话题都会被提及,之后加以深入探讨。其中几个核心关键是:国有企业如何改造,如何切实破除对民营经济的束缚,落实非公经济36条;医改如何解决以药养医;财税改革;司法如何确保“三公”;如何从体制上减少“三公”消费和腐败。这些问题实际上是紧紧围绕着中国经济如何顺利转型而提出的。但是每个问题又都与转变思想有关,即公有制和民营经济是什么关系,政府、官员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如何执政为民。
       这个春天带来了希望,笔者相信,只要政府和全社会勇敢地面对这些问题,坦诚地开展深入交流和对话,让各方利益有序博弈,是会有解决办法的。停止不前是没有出路的。只有继续推进改革,才能找到一条生路。
       希望2012年的春雷,成为中国走向新生的号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