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宗承袭宋太祖的天下,堰武修文,帖学最末小枝,他也想在文学艺术方面有所发展,故他讲究刻帖。宋淳化三年(992年)宋太宗出秘阁所藏历代法书,命侍书学士王著编次,标明法帖,摹勒于枣木板上,共分十卷,拓赐大臣一本,其后不复赐。后板毁于火。《淳化阁帖》的出现,古人法书多赖此以传。且摹勒逼真,精神完足,向被誉为诸家法帖之冠。后来的一些诸帖受它的影响很大,卷首标题使用了“法帖”的名称,是书法范本中最先以法帖为名的,故称誉为法帖之鼻祖。 (碑帖拓本的鉴定是一门较为复杂深奥的学问,它涉及的面较广,因此需要多方面的知识。要充分利用各博物馆、图书馆、收藏有大量碑帖的有利的条件,对文史、印章、文字学、纸墨、书法、地理基础知识等方面较为扎实,学而不厌,勤学多问,持之以恒,定能较快地学成。)
帖祖—淳化阁帖的问世及在帖学中的地位和影响
评论
8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