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购商潮惊涛拍岸 泡沫与神话的双重人格


团800数据显示,今年独立团购网站的市场总体成交额将超过210亿元,购买团购的消费者将累计超过4.5亿人次。
这样的疯狂消费数据,首先带给作者的是质疑。中国的互联网经济市场怎么啦?团购作为电商本地化服务市场的小小分支,三年之间,居然在市场上激起了这么大的惊涛骇浪。这是商业神话还是商业泡沫?如果它真的是个神话,那么这样的崛起,可以直接被赋予“经济仙人”的称号。如果这是谎言,那么它将是中国商业史上最大的诈骗谎言。真相到底如何,让我们走近团购的真实世界。
团购三年一世纪的繁华梦
有人用了四句话,对三年的团购市场做了一个总结,团购是从被消费者疯狂追捧、到消费受尽尖酸苦楚、陪着团购企业经历商海波动沉浮,直至今天的商业盈利模式依然不明晰,团购热情也随之一落千丈。团购到底是不是一场泡沫,在业内已经引不起关心,因为这样的问题已经被探讨多次。而团购何时能拥有稳定的商户群体和客户群体以保证企业的稳定可持续发展,这才是团购在接下来的发展中要解决的问题。
这样的大起大落,从喜爱到购买、从购买到预备、从预备到疯抢直至最后看清团购的实质,其优惠在三方都能无法达成一致协定的背景下,愉快消费经济也就成了一个大的伪命题。
这样的商业泡沫,在中国传统行业向现代企业过渡的过程中,上演了太多次。商业市场逐利的本性,加之非理性的投入,让中国那些曾经消亡的大牌依然留下了无数的喟叹声。从红桃K,到脑白金,再到今天宿命降临到了团购身上。从2010年中旬到现在,将近两年多的时间里,一路看涨的团购企业,身价暴跌,各路投资者在两年的时间里,跟随着这新兴事物在市场中坐了一回超级刺激的过山车,以至于下车之后,依然惊魂未定,先来看看各路记者的调查。
2012年12月,记者来到了北京24券团购网的运营中心,曾经这里热闹似火,24券的C轮融资高达1000万美元。硅谷投资的大手笔,让这家企业成为团购行业的典型样本。在24券的各界新闻报道中,都把它的死亡当做团购死亡的标准化分析教材。24券的市场让阴霾再次笼罩了原本就不稳定的团购市场,整个业内的氛围,一片凄凉。
由于行情不好的原因,记者发现,为了拉拢商户上线,团购网站已经将折扣比例大幅度提高,而消费者觉得价格不构成吸引力之后,对团购产品也冷然处之。现在的团购,再也不是价格低到让人震撼,而是在商家保本、网站赚钱的基础之上的。价格也大都在7折左右。
在另一家主要靠团购网站发展起来的商户里,记者也发现,虽然是周六,团购过来光顾的客户也寥寥无几,倒是餐厅靠团购发展起来之后,逐渐树立了自己的口碑和营销方式,稳定客户群体有效增加,对团购的依赖也减少了。
调查中记者了解到,团购市场的巨变,从高点到今天的冷清,时间跨度不超过三年,从2010年年中期GROUP的石破天惊开辟市场,国内团购的价格和运营方式就被网站拉升、扭曲、变形,团购网站的抢购论、收藏论、便宜论充斥着市场,消费者似乎不抓紧团购,日后就会丧失一大笔享受优惠的可能。因此,团购的价格和产品优惠,一时间成了中国消费市场中最热门的词汇。短短不到三年的时间,今天市场上的冷静与清醒,团购网站的心情既是失望,也是无奈。
刚刚看到的被冷落的团购市场,其实只是泛泛的统称。GROUP在推出团购之出,限定的是每天一款,而且折扣优惠相对合理。而团购一旦进入中国市场,先前设定的规则就变成了橘生淮南与淮北的极大差别。规则的肆意破坏,使团购市场失去了有效的规范化管理。电商本地服务市场的春秋时期,在2011年征战了一整年。2012年的战国时代还在继续,会绵延到何时,尚未到风清月朗时。会有大一统的安定繁华时代吗?团购网站在疑问、市场在疑问。消费者也在疑问!
  商海浮沉的悲情血泪
2011年年末到2012年年末,整整一年的团购疯狂淘汰,血洗了互联网电商市场的残渣。侥幸生存下来的也已是苟延残喘于市场,满身伤痕累累。团购市场已经脱离了正常的商业平台的价值,掌握着商家信息的团购网站,希望挖掘出更深的应用价值也已经不现实,于是一个个所谓的平台对接方式开始出现,美其名曰对接,其实质则是寄人篱下。
说起团购市场的火爆,一家看着团购网站崛起的餐饮人士依然感慨万分。在生意火爆的2011年年初,团购一天的销售量就可以让他们惊叹半天。说起当时的场景,以及团购市场的沉浮如此之大,连他自己都觉得始料不及。他告诉记者,餐厅火爆到经常需要等位,消费者就餐之前一般会确认多次,以保证可以正常就餐。
回想当时的画面,餐厅不管是什么档次,只要价格诱人,只要经过团购网站的包装,就可以让大量消费者疯狂下单。服务能力无法承载,这在餐饮团购里,可以说是比比皆是。不但是消费的人,就连团购业内人士,也为这种便宜而疯抢,再加上消息层面上的炒作,过去三年的市场里,不管是买家还是卖家,团购网站的发展夹带着骂声一浪高过一浪。
如此快速的市场增长方式,很多商家还实施了所谓的增值计划。该餐饮人士告诉记者,为了加快餐饮行业电商化的周转周期,使其继续在互联网市场获得更大的宣传营销价值,他还曾专门调查了解过多家团购网站的推广条件以及其回扣等内容。
提高原价再以超低折扣的方式推送,这样的营销手法没有减少团购市场的热情,而且为超低折扣带来了超级大的市场反应、三折、甚至两折的折扣以更极致的炒作手法开始上演。低价和团购之间,被商家和团购网站划上了一个完整的等号。
热热闹闹的炒作手法,不仅超热了消费,炒热了价格,更炒热了团购投资,从2010年下半年开始,团购的网站数量急剧增加,终至于万马齐奔,一发而不可收拾之境地。
餐厅老板告诉记者,从2010年底开始,周边的餐厅团购客户便开始越来越多。团购客户多了之后,餐厅的利润便失去了保障。当他看到团购影响餐厅正常的经营之后,马上将自己的餐厅从团购网站的活动中撤了下来。
在该老板的餐厅里,记者看到,中午时分,餐厅过来消费的人群依然络绎不绝。餐厅本来想靠团购平衡平常时间客流的目的在尝试团购失败之后,该餐厅老板选择了完善企业管理以及尝试一些比较有效的线上营销方式。
在该餐厅老板的介绍下,记者进入另一家在进行团购营销的餐厅采访,此餐厅老板告诉记者,他们之所以参加团购,是因为火锅本身的利润相对较高,而且自助服务占了大部分,所以,人工成本并未过分增加。团购带来的线上客流,该老板则把他们当做体验用户,希望用感情与服务让顾客成为回头客。
前面讲到了团购网站的神话是怎样被炒作起来的,其实这仅仅只是市场疯狂的开始而已,团购被炒热了,团购网站、团购运作的公司也开始极度膨胀,而市场炒作的热点也在转移。做团购服务毕竟还需要人力,营销概念手法宣传似乎能让金钱来得更快。各路炒作手法开始此起彼伏,投机转行成为团购网站圈钱的大卖点,一时间,团购网站的价值在市场上窜到了顶点。
在已经跑路走人的某团购运营中心里,记者注意到,到处都是团购与商家签订的纸合同,还有餐厅的菜单等内容散落一地,面对如此凌乱的现场环境,记者简直不敢相信,它曾经是在中国互联网市场上搅起了那么大的风涛狂浪。团购网站的疯狂野蛮成长,让市场无法分辨其商业投资的价值。商家的不明真相及迅速求利的心态,也让团购被市场在娇惯中忘记了正常的成长之道。
2012年的岁末市场,不是团购的精细化运营,而更多的制造的是中国互联网经济崛起的神话。这样的崛起速度,直接伤害的是三方的利益。嘀嗒团入驻京东、拉手网全对接京东、窝窝、满座这样的大牌也迫不及待地抱住了京东的大腿以求生存。六月天的决策尚且让人如此寒冷,这北京最严寒的冬天该如何过?
网络餐厅直击团购谎言
爆炒团购、爆炒时尚,在中国的电商本地化服务市场上,团购最终引发的是各种资金投资的冲动,热钱纷纷的涌入。
因为团购本身的圈钱属性和其资金的流动频率较快,综合资金运转能力较好,且门槛低,所以在投资市场上,被当作了炒作对象。
调查中,记者了解到,团购的炒作者一般为投机财团,他们首先广泛铺设地域,迅速拉拢商家上线,以造成市场繁华的假象,以刺激消费者疯狂购买,最后团购网站卷着资金走人。哗啦啦市场营销部总监彭浩凯先生称,团购市场一直等着资金进来,然后把他们的地域不断拉广,不做服务,而只是做框架,为他们进一步圈钱带来方便,就像炒股票一样这么运作。
炒作概念、囤积居奇、买空卖空、拉高消费,几乎每种投机手法,都在团购身上用到了极致,但炒的价格越高,受害的商家和消费者也就越多,很多团购网站自身也无法避免伤害。从2010年年底开始,很多团购网站便开始由于资金链条断裂、内部管理混乱等原因倒闭。
这是中国现代商业市场上最凄苦的倒闭潮,那里面夹带着中国经济崛起中无数创业者的致富梦想,也有着无数几乎一夜致富又一无所有的人生大起落。团购市场如今只剩下了为数不多的几家,而且盈利依然遥遥无期。三年间,团购网站最后只剩下了不到千分之一的比例,这样的腰斩,这样的身价跌落,这个泡沫到底是怎么被戳破的?一个电商专家的市场调查,或许能找到答案。
王济民,团购后崛起时代的商业价值发掘人。他极力倡导餐厅可以在有效的公共平台上开通自己的网络餐厅。在这样的公共平台上,餐厅可以自己有效维护,而且依靠优质的线下服务,商家可以成功摆脱商家对团购网站的过度依赖。
他对多家团购网站进行了调查,他看到了团购网站的运作模式,与消费者所认为的一派光明的气象完全不同。“有人认为团购是一种新型的商业模式,它可以很好地解决商家向互联网扩张的问题,但实践证明,这种短期促销除了会破坏市场秩序,就只会让消费者习惯从团购网站捡便宜。至于到底是不是真便宜,他们往往要受骗之后,才会知道。”王济民说。
2012年9月,在中国餐饮企业高峰论坛会议上,王济民带着他的网络餐厅走上了演讲台,并就餐饮未来业界发展形势作了一番理性化的描述。餐饮业需要自己的网络餐厅,自助点菜能减少餐饮业的成本,而且能为更好的服务提供价值。
在这样的宣讲中,团购与团购商家的依附关系轰然倒塌。商家自己的网络餐厅激起了包括望湘园、香草香草等大型连锁品牌的浓厚兴趣,他们对团购营销仅存的依赖也转化成了对网络餐厅建设的支持。
造成现在团购网站数量急剧下降的原因,主要是许多炒家集中向仅存的几个网站投资。其实,这种泡沫投资方式,在市场上屡见不鲜,当谎言被戳破,团购不再是稀有品种,也不再受消费者追捧时,团购网站的身价大跌便是情理之中的事情。而王济民认为,不稳定的商户群体和不稳定的客户群体,要在市场中获得长久的发展,这本身就是一个骗局。
网络餐厅的概念推出,有效地揭穿了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上流传甚广的一个弥天大谎言。团购网站本身就不是一种有效的商业运作方式,一些炒家的流言及圈钱目的,就是为了抬高团购的身价。不仅价格不可信,在团购商品的市场上,现在有些欺诈手段也不可不防,各种各样的手段,花样翻新,难辨真伪。
巨大的利益诱惑下,很多人转行筹集资金杀入市场,不曾想去年年初开始,团购网站的市场热度开始回落,很多炒作的网站资金链发生断裂。因此,对于团购网站的炒作,受到伤害的不仅仅是支持团购的消费者,对于很多商家和团购网站本身,也是一种极大的风险甚至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结语:良性投资  理性消费
看完了近三年来团购投机破灭的故事之后,相信消费者会对自己未来在团购的消费上,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这个几年来团购炒作的整个过程,充斥着谣言、谎言以及各种动听的诺言。但是当今一路下跌的行情,投资者也好,消费者也好,过去的承诺都不管用,市场的终点就是当初的起点。
那些参与炒作,最终失败的投机者目前的处境很艰难,他们成了这一轮市场风险的埋单者。而消费者则需要认真想想,价格的核心是价值,当我们花大笔的钱用于购买各种不需要的团购产品时,我们应该去判断这样的所谓的便宜值不值得去占,它的消费价值到底有多大。不过花点代价也好,当各种炒作纷纷谢幕的时候,市场上的炒作者还会安排出更耀眼的下一个目标。这一次的教训,但愿下一次花钱时会理性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