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自行车”爆胎概率大


一辆自行车,被高速骑行了30多年,从未有过升级换代,除了在遇到一些沟坎之时被迫放缓之外,也从未主动放慢或停下来检修过。很多零部件都已陈旧不堪,在被骑行过程中还会不间断的发出金属之间尖锐的摩擦声,轮胎、链条等等部件已经不堪重负,随时都会有爆胎或断链的可能。

2013年,随着负重的不断增加、车子的进一步老化,这辆自行车爆胎或断链的概率非常之大。而中国就是这辆仍然在快速行进中的自行车。

虽然在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中央罕见的没有制定2013GDP增长目标,但是近几个月持续回暖的经济数据和新领导层所释放的积极信号坚定了很多人对宏观经济的信心,在很多机构、经济学家眼中,中国经济已经企稳,2013GDP仍然能够维持7.5%-8%的增速。

当然,要维持这一增速,“三驾马车”还需继续给力。出口难以恢复高增长,仍将保持个位数的增速;消费将比较平稳,持续百分之十几的增长;而投资将继续发挥其对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维持20%左右的高增速。这是较为普遍的观点。

真正决定2013年宏观经济的仍然是固定资产投资。按2011年之前的统计口径(50万元人民币以上)测算,2012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约40万亿,若明年能实现20%的增长,则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就需要达到48万亿左右。要将这一数据变成现实的资产,企业和政府就必须继续扩大杠杆,更准确的说是加速扩大杠杆,以通过提高负债率获取投资所需的资金。

2013年,企业和政府扩大杠杆的惯性很可能被诸多干扰因素所打破,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资本大规模流失,导致货币环境趋紧,利率升高。近两年,中国的外贸顺差和外国直接投资(FDI)虽然维持高位,但外汇储备增加的量却相对有限,甚至在数个阶段出现了外汇占款减少的现象,资本流失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而随着资本回报率的不断下降以及中国不确定因素的增多,这一趋势不仅不可逆,反而会自我强化。资本流失将制约基础货币的增长,从而限制货币总量的扩张,使货币环境趋紧,企业和政府不仅要面临难以增加债务的困境,同时存量负债的成本还会因利率升高而增加(具体逻辑在《稀缺的货币》中有较为详细的分析http://blog.sina.com.cn/s/blog_5ff33aeb010198h7.html)。

债务风险暴露,使信用链条断裂、融资环境恶化。2011年,部分地方城投公司信贷违约的消息让债券市场风声鹤唳,城投债的发行在下半年大规模萎缩,发行成本亦大幅上升。而这一幕在2013年重演的概率并不低,企业和地产政府近两年利用信托等高成本融资方式进行大规模融资,而融资所投项目中恐有很大一部分项目的投资回报率不能覆盖融资成本(特别是基建相关项目),我们可以看到,信托违约风险在近期已经有所显现,未来也只会愈演愈烈,并且会逐级向相对低风险投融资工具上扩散。

扩大杠杆的惯性一旦被打破,就意味着以政府信用支撑经济增长的模式终结,经济增速会显著下行,资本流失会随之加剧,债务风险亦会集中爆发,并形成恶性循环。

即便2013年能够实现预期之中的GDP增长,那也只是将问题扩大和延后,并且所能延长的时间极为有限,不可能跨越2014年。

高速骑行的自行车会陷入两难,慢下来会摔倒,一直高速前进则必然会出现爆胎或断链等问题。要治本,唯有停下来,将自行车升级换代,变成四轮或更多轮的汽车。只有汽车能够在复杂的路况中应变自如,不必担心速度太慢而摔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