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之科学与宗教


  就中国文化而言,其最早也是最强大的动力,无疑是社会和政治秩序的建立,而非宗教、哲学、科学。夏、商、周三代的民族融合过程对此显然发生了决定性影响,所以在百家争鸣时代虽然出现过如墨家那样具有严密组织而又重视自然探究与观念辨析的宗教团体,然而,到了秦汉大一统时代,这绝大部份都被淘汰,墨家尤其消失得无影无踪。至终成为思想主流的,是全然入世的儒、法两家,它们为帝国的建立提供基础,也为其后二千余年的中华文化立定格局。在此大背景下,追求个人生命境界和讲论天地自然之道的老庄哲学,以及神仙、方术、巫觋、医药、养生术等等传统资源在东汉末年促成了道教之兴起。道教的思想很庞杂,其发展历程亦复头绪纷纭。但最重要的,则在于进丹、服药、导引吐纳等等修炼工夫可以改善,乃至根本改变体质:换而言之,在道教观念与实践中,科学与宗教的结合是直接和当下的,并不如西方那样,得凭借上帝或者某种宇宙性原则、过程方才得以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