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人的习惯意识中,面子有着很重要的分量。很多人为了面子上过得去,即使付出经济、精力等方面的沉重代价,也在所不惜。表现在求职的问题上,很多大学生朋友将其就业目标的着眼点,牢牢锁定在面子的光鲜之上。在他们看来,自己如果能在一家体面的单位中工作,不仅会赢得别人的尊重和羡慕,满足自身的虚荣心需求;而且可以让父母及亲友脸上有光,可以使他们也能因为自己的职业选择而扬眉吐气乃至光宗耀祖。
于是,出于这样一种表象及虚荣的心理预期,他们在进行求职准备的时候,往往更多地将精力集中在了做一些表面及形式的文章上面。他们不惜工本地为自己的身上增添亮色,甚至进行疯狂地自我包装。比如,他们为了让自己的学历拿得出手,不顾自身的实际情况,执意步入考研读研的苦难征程。这里之所以将考研读研的选择有意加上了“苦难”的定语,是因为他们付出高昂成本考研读研的目的,并非出于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和喜好,他们全部努力的目的仅仅是为了提高一下自己学历的成色,而不惜继续放大自己严重缺乏社会实践经验这一短板的致命弱点。
在具体的职业选择上,他们还是摆脱不了面子的束缚,不是理性地认清个人的实际情况,甚至无视个人的兴趣和技能状况,仅仅是顾及别人眼中的印象,一味地追逐虚无的光鲜与时尚。而这种不切实际的职业选择,即便达到了目的,进入了众人眼中的理想单位,却因为并不适合个人的实际,而遭遇个人职业发展的瓶颈,不得不吞下虚荣、虚幻的苦果。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教训随处可见。就拿近年来盛行的国考热为例,一些年轻朋友被社会一些贪图安逸及权势等不健康的官本位潮流所误导,放弃了自己喜欢的专业及可以自由拓展的职业价值空间,挤上了那座拥挤不堪的独木桥。
必须看到,很多年轻人对于公务员职业的利弊得失是缺乏足够的认知、及相关的心理准备的。这里当然没有否定,公务员职业同样是个人价值得以实现的职业舞台,但对于严重缺乏社会阅历及实践经验的大学生而言,当他们步入政府机关及事业单位这些职掌公权力的地方之后,他们可能将会因为不能张扬个人特质、个人职业自由的发展严重受限、必须安于细微琐碎的行政杂务的职业环境现实,感到严重的不适应。我在自己的职业咨询实践中,就经常听到一些身处公务员职位上的年轻朋友们发出类似的无奈叹息和感到无法忍受的抱怨甚至是愤怒。
实事求是地说,面子一词应该是个偏负面的词,它的确切意思往往和表面、形式、虚荣、浮躁等人性弱点相关联。尽管人们都很在意它,甚至不惜要付出很高的代价,但在事实上,它给我们带来的往往是负面的结果。比如,在职业定位上,过多地顾及面子,往往会不切实际地让自己的努力,朝向了与自身价值实现完全相反的方向。在求职准备的问题上,往往将自己的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到了一些华而不实的方面,而忽略了积累经验、学习技能、收获健康的职业成长等这些更为重要的方面。我们通常经常在谈到当代大学生弱点的时候,经常会用心态浮躁、过于自我这样的形容词来概括。而在求职中过于注重面子这件事情上,尽管其中的心态浮躁因素是不言而喻的,但在自我的问题上却又完全走向了另外一个极端,变成了丢弃自我,完全为了别人眼中的印象而不遗余力、不计后果。这种现象轻则说是没有主见,严重点说就是丧失了独立的价值判断,是人格不健全的必然反应。
也许有人会说,人活在社会上,总是有些精神方面的需求要满足啊,面子应该算是维持个人尊严方面的精神诉求吧。这当然是个理由,但我们还是要追问一句,难道任何层面的精神需求都是值得着力追求的吗?面子所反应的精神诉求,无非是一种虚荣、庸俗的人性弱点,如果为了这些本质为负面的东西而丧失了自身积极的人生价值追求,整天为了别人的羡慕眼光而活着,自身的职业价值却被无谓地抛弃,这样的人生无异于一场可怜的悲剧呀。如果意识到了简单地为了那个廉价的面子,却要付出如此巨大的代价,那些可爱的年轻朋友们还会那样不管不顾地去对所谓的“面子”,如此青睐和专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