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精神学习问答(六十三)


 “十八大”精神学习问答(六十三)

 

63、怎样理解“十八大”提出的“廉洁政治”和“三清”要求

 

【答】“十八大”首次提出“廉洁政治”的理念。“廉洁政治”的要求就是“三清”: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廉洁政治”是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是人民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就会对党造成致命伤害,甚至亡党亡国。反腐倡廉必须常抓不懈,拒腐防变必须警钟长鸣。这既是党的建设重要目标,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目标,体现了党从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对反腐倡廉建设提出的更高要求。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是廉洁政治的基本要素。干部清正是基础,政府清廉是关键,政治清明是核心。

干部清正。清正,就是清白正直就是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干部清正就是干部品行端正,公道正派,为人正直,不贪不腐,勤勉工作,恪尽职守;就是秉公办事,不徇私情,不谋私利,清清白白做人,踏踏实实做事要做到干部清正,各级各类干部要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大力践行“六种作风”:真抓实干、深入一线、锐意创新、负责担当、艰苦奋斗、淡泊名利。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对于手中的权力要心存敬畏,始终铭记我们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必须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政府清廉。清廉,就是清白廉洁。“清”的意思是纯,是本分;“廉”的意思就是不索取,强调对本来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不能要。政府清廉就是政府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进一步推进权力运行公开化、规范化,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做到公开、公道、公正。不依赖手中权力寻租,不贪污,不索贿。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从人民伟大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坚持实干富民、实干兴邦,敢于开拓,勇于担当,多干让人民满意的好事实事。

政治清明。清明,就是风正气清。“清”的意思是清醒、清朗;“明”的意思就是开明,光明磊落。清明就是“清如水明如镜”,就是说为官者不论自己的私生活还是处理公事都得像纯净的水一样一眼见底,就像明亮的镜子一样纤毫必显。所谓政治清明,就是廉洁政治,要坚持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方针,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所谓政治清明,就是民主政治,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民主形式更加丰富,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一步发挥。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