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小说月报》11期读后感



  
  不知道为什么,这一段时间记忆力严重下降,我记得那天最先读的是于晓威的《眩晕》,可是转天却记不起小说的内容,只好拿起来再浏览一遍。
  11期的《小说月报》,总体感觉还不错。中篇小说中最喜欢赖妙宽的《有时也会想念你》。开始读的时候,以为是个男作家,后来才知道是个女的。很喜欢作家的语言,细腻,委婉,带着某种情绪。喜欢这篇小说,可能和自己的性格和阅读习惯有关。说实话,我很喜欢读描写底层市民庸俗生活的作品。这篇小说写尽了人和人之间的冷漠,尤其是亲人之间的冷漠,弟弟的冷漠,妹妹的冷漠,甚至于母亲和同事们的冷漠,主人公生活在这样一个冷漠的世界里,他的内心世界自然也会随着冷漠下来。但是这种冷漠却在侄子和对面邻居老王那里变成了一种温暖。这篇小说很现实地揭示了当下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如果不从价值观上进行改造,这种冷漠可能会充斥我们今后的生活。
  读《武人列传》,不知道笑了多少次。作家的语言幽默、机智,从青少年的角度为我们描写了过去那种难以忘怀的农村生活。这种生活是我们熟悉的,也是我们留恋的。这篇小说虽然只是写了几个人,却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八十年代波澜壮阔的农村生活场景,读完欲罢不能。第一次读李亚的小说,这篇小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很喜欢。
  作为头条的《一看就是个新警察(2)》,感觉文题之间有些脱节,这可能和(2)有关。但是读完整篇作品,这种脱节的感觉依然存在。小说塑造的警察刘国宝给人的印象太模糊了,在“赔礼道歉”的事件中,缺少刘国宝的交代和描写,好像这篇小说没有主角,只是整个事件的描述。也许是作家故意为之吧。读这篇小说,我读出了一种悲哀,权利的悲哀和做人的悲哀。在弱肉强食的今天,我们更呼唤法律的公平和公正。
  滕肖澜的小说《握紧你的手》延续了作家的写作风格,总体说很不错,但因为整个事件有些离奇,感觉离现实生活有些远。
  短篇中,最喜欢裘山山的《意外伤害》,这篇小说从一个偶然的事件中延续出了很多故事,其实伤害的并不是主人公一个人,而是我们这个时代。当然这篇小说还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就是女生安说的:现在你们这些当官的,是不是没有一个不贪的?小说的主人公回答说:我不贪。我想这个世界,敢于这样说的人肯定少之又少。从这一点上,我就喜欢。
  另外吴君的小说《天使》真是“天使”到家了,这样的一种题材很新鲜,我阅读的时候心里已经产生了一种愤慨,尽管作家的描写是克制的。我常想,是什么原因造就了“天使小河”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缺少诚信,缺少感恩是我们当下社会存在的一个顽疾。
  其它短篇也各有千秋,在这里不想多说。想说的是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一种写作格式上的创新,比如“刘宝国对所长说:”这句,冒号之后并不紧跟双引号,而是另起一行双引号。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112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