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口问题那些事儿


  现在中国人口数量世界第一,这主要是继承因素所致,因为中国过去人口数量也是世界第一。在过去的2000年内,绝大部分时间内,中国人口数量世界第一,并且拥有着占世界人口数量更大比例的比值。比如在过去的大部分时间内,中国人口数量可以占据世界三分之一的比例。在60年前,中国依然可以占据世界四分之一的人口比例,现在中国人口数量占世界五分之一。这意味着在这60年内,中国人口增长速度没有跟上世界人口平均增长速度,事实也就是如此。中国近几年的人口增长速度约是世界现在人口平均增长速度的一半。中国人口增长速度没有跟上世界人口增长速度的主要原因是,近几十年的计划生育政策因素以及更早的大跃进人口死亡因素,避孕措施的普及以及国民生育观念的改变正在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各种因素导致的晚婚晚育也起着一定作用。

  中国自然条件比较适宜种植业的发展,客观上导致粮食单产很高,加上中国面积广大的因素,共同导致中国具备养活庞大人口规模的客观条件。近代以来由于中国没有抓住大移民的机会,导致从中国迁移出去的人口数量不多,导致中国人口没有被分散,这是中国人口密度较大的重要原因。

  未来中国人口数量难以保持世界第一,印度人口数量会逐渐超过中国人口数量,这是一个重要改变,我们许多人未来可以亲眼目睹这个事情的发生,我们是这个事情的参与者。未来印度以不到中国三分之一的土地面积,养育着超过未来中国的人口数量,这样的事实如果产生,我们心里确实不是滋味。按照我们的适度人口理论,中国养育这么多人口是很困难的事情,是难以可持续发展的,是会崩溃的。而一个潜在的事实是,印度将用更少的土地,养育更多的人口,不知道我们的适度人口理论专家会有什么感慨?

  我们需要知道一些重要的事实,印度人口相对东亚人口平均智商低一些,更热爱休闲,更热爱消费。这些天赋因素,毫无疑问不利于经济的腾飞,不利于经济的发展。我们如果知道这些事实,我们会有什么感想呢?我与大家一样,在盼望着印度因人口增长因素而崩溃,但是事实上,却没有多少因素支持这样的可能。事实却是,印度在保持快速人口增长的同时,经济增长速度越来越快,几乎赶上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了。没有持续搞强制计划生育政策的印度,却有如此事实,确实令人愤懑。

  世界确实存在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或富裕程度的提高,带来生育率下降的现象。这并不是说,我们降低生育率就可以提高富裕程度,不存在这样的逻辑。就象大家富裕以后,吃肉会增多,存在这样的逻辑,反之就不行了。靠多吃肉,实现富裕是很荒谬的逻辑,大家都清楚。

  中国庞大的人口规模是中国最为重要的财富,也是最为重要的潜在财富,是现在中国综合国力较大的主要因素。中国以较低的生产力水平,即较低的科学技术水平或生产技术水平,生产了较少的人均财富,2010年人均GDP(国内生产总值)在世界100名附近。由于中国人口规模庞大,导致中国在人均生产力较低的情况下,却可以保持世界第二的GDP规模(超过日本,仅次于美国),这增强了中国的影响力,增大了中国综合国力,这确实是中国庞大人口规模的部分价值体现。中国人均生产力水平暂时低于巴西,如果中国没有这么多人口,如果中国人口数量与巴西类似,中国的综合国力或国家地位也许还不如巴西。

  我们占着自己庞大人口的便宜,却在埋怨着自己的庞大人口现状,这确实不应该。中华文明能持续至今,这与我们长期保持的相对庞大人口数量密切相关。汉族之所以经久不衰,也与汉族的庞大人口规模息息相关,这是庞大人口的历史贡献。庞大人口的现实贡献也是很大的,我将逐渐解说。

  庞大人口在军事领域的巨大贡献;为我们提供了充足的兵源,为我们提供了其它的人力物力,增强了我们潜在的军事战斗力,提高了综合国力。充足的兵源,庞大的人力物力,是许多国家梦寐以求的事情,但却是难以实现的事情,在和平时期如此,在战争时期更是如此。比如新加坡或韩国或以色列,就需要严格的强制的兵役制度弥补兵源的不足,这些国家的适龄健康男性青年是必须要当兵的,这是在平常时期,如果是在战争时期会如何呢?我们却出现了世界罕见的现象,当兵需要走后门(现在由于生育的大幅度下降带来的兵源减少,听说许多地方已经不需要走后门了),这确实与我们兵源高度丰富有关。我们只需要挑选一部分适龄男性青年,就可以组建世界最大规模的常备军队。我们常说,人比人、气死人。其实,国比国,同样气死人,我们的状况让很多国家羡慕。

  巨大的人力物力为我们搞全面的军事装备生产带来良好基础。我们什么都可以搞,并且可以大搞,这也是让人羡慕的。巨大的人力物力为我们搞高科技奠定雄厚基础,这也是我们能较快搞出两弹一星的重要原因。庞大的国民规模为我们提供较多的科研人才,生产各种物质。

  事实上,中国在提供巨大的人力物力满足军事发展的同时,由于人口规模庞大,人均军事负担却并不重,并且较轻,这导致许多国家的人均军事负担超过中国人均军事负担。这可以从中国军事开支占GDP的比例来感觉,这确实是中国令人羡慕的优势因素。

  人口众多是中国的事实,是我们应该正视的事实,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个事实,怨天尤人是不行的,这是弱者的特色。我们应该拥有健康的心理,正常的心态,面对我们的众多人口。树立强者意识,利用人口数量优势,获取更多综合收益。我们在利用外资时,我们说我们人口数量多,市场大,具有吸引外资的优势。我们受欺负时,我们说我们人多力量大,我们不怕。当我们推卸责任时,我们总是把问题推给人口数量多。可见,人口数量庞大即让我们获得许多优势或心理优势,也成为我们推卸责任的地方,从而掩盖自己的无能,这也显示我们的庞大人口数量,从许多角度看,对我们的巨大意义或巨大贡献。

  现在想起来一个很滑稽的推卸责任例子;比如我们的铁路客运一直很紧张,许多人把这这种铁路客运紧张局面埋怨成中国人口数量多,现在想起来倍感滑稽。我看到一个铁路专家说,随着2万千米的高速铁路的相继通行,到2012年,铁路客运紧张局面会基本结束,你基本上想到哪,就可以到哪,不愁做不上车了(2013的春运,不再象以往那么紧张了)。哦,原来如此,我们的铁路客运紧张,也就是只差了这2万千米的高速铁路通车里程。这个可能事实充分显示我们原来的辩论多么无聊,也显示了某辩论方的正确性,铁路客运紧张确实不是由于人口数量多导致的,而是由于铁路通车里程少导致的。事实也就是如此,中国与美国面积差不多,但是中国的铁路通车里程只有美国的三分之一,而中国人口却比美国多四倍,人均拥有的铁路里程是美国的十二分之一。这个数据对比,充分显示中国铁路通车里程少,不但总量少,而且人均更少,这导致了中国铁路客运的长期紧张局面。

  一个显著的事实,世界的高速铁路主要分布在东亚。日本早就有了纵贯全国的高速铁路,我国台湾也有了纵贯台湾岛的高速铁路,韩国也拥有了连接南北的高速铁路,现在的中国大陆迅速拥有了更多的高速铁路,大陆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为什么东亚高速铁路多呢?最主要的潜在原因是东亚人口密集,导致在交通方面具有人口的规模效益,客观可以发展大规模运输的高速铁路。表面原因是东亚人口热爱储蓄或投资,比较勤劳,比较富裕或经济发展潜力大,人又聪明,愿意建设并有能力建设高速铁路。

  中国在高速铁路建设方面具有巨大优势,这些优势来源于中国庞大的人口规模。韩国人口密度相对中国更大,与中国一样,适宜建设或运行高速铁路。但是韩国人口总量相对中国小,这导致韩国总体需要的高速铁路没有中国多。这导致中国学会建设高速铁路的技术,具有更大的综合效益,中国可以用同样的技术,建造更长的高速铁路。学会技术的成本是一定是,但是学会技术的运用效果是不同的。韩国购买或研制高速铁路技术,只是在几百公里的高速铁路上运用,而中国购买或研制同样的技术,可以在几千公里甚至上万公里的高速铁路上运用,平均每公里付出的技术购买成本或技术研制成本,中国只是韩国的百分之几,这就是人口的规模效益。

  众多的人口还导致我们可以大规模的搞一些公益性质的科研活动,而人均负担却可以并不大。比如我们搞的嫦娥奔月系列,投资总额对于小国来说确实很大,但是对于中国来说小菜一碟,这就是我们的人口规模效益的具体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