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资源与耕地面积不是一个概念,耕地面积是耕地资源的重要影响因素,耕地质量因素,耕地熟制因素,耕地所在区域的气候因素也是影响耕地资源的重要因素。耕地熟制与耕地面积这两个因素是耕地资源的决定影响因素。
中国开垦的耕地面积大约占世界已开垦耕地面积的10%(不是经常宣传的7%)。中国人均耕地面积是世界平均值的一半。(世界大部分国家,人均耕地面积都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中国是其中的一个。)
耕地一年内平均可以收获庄稼的次数就是耕地熟制,一年收获一次,是一年一熟,一年收获两次是一年两熟。世界的耕地主要是一年一熟的耕地,发达国家的耕地基本都是一年一熟的耕地。
中国耕地有一年两熟的,有一年一熟的,还有一年三熟的,加权平均起来,估计在一年1.8熟左右。外国耕地以一年一熟的耕地为主,甚至还有休耕的耕地。外国耕地加权平均起来,估计在一年1.2熟左右,估计中国耕地熟制平均比外国多50%左右。如果用耕地资源代替耕地面积,在考虑耕地熟制以后,可以这样表述,中国用世界15%的耕地资源,养活了世界20%的人口比例。此时的耕地资源就是耕地面积与耕地熟制的综合考虑,其数值是耕地面积乘以熟制平均次数。
东亚季风区是同纬度地区最适宜搞种植业生产的地区,这里有同纬度最适宜搞种植业生产的气候,东亚季风气候。东亚季风气候区主要分布在中国,中国东部属于东亚季风区。中国东部耕地每熟一次,粮食或庄稼单位面积产量处于世界前列,比如我国台湾地区水稻单位面积产量世界最高。
在考虑其它自然因素后,我国的耕地资源占世界耕地资源的比例还可以继续提高,有可能提高到占世界20%的耕地资源比例水平。在中国粮食价格并不高的情况下,中国近几年粮食产量占世界的18%,以前是20%。这个事实也基本说明,中国使用的耕地资源总量(不包括未开发的潜在耕地)可以占世界使用的耕地资源总量的约20%。
如果既考虑耕地面积,又考虑耕地熟制,还考虑气候、地势、地形、土壤等自然因素,中国人均耕地资源与世界平均值应该很接近,这是中国耕地能养活世界20%人口比例的根本原因。中国不是神仙,中国是一个大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是一个粮食基本自给的发展中大国。中国没有能力以世界10%的耕地资源养活20%的世界人口,中国只是以世界10%的耕地面积,养活20%的世界人口,而这10%的耕地面积占了世界近20%的正在使用的耕地资源比例(不包括潜在的耕地资源或未使用的耕地资源)。其实还是以占世界20%的耕地资源,养活了世界20%的人口。也许这样陈述比较恰当,中国以占世界10%的耕地面积,获得了世界大约20%的耕地资源,生产了世界大约20%的粮食,养活了世界20%的人口
中国人均耕地资源到底是何现状
评论
15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