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26日在北京召开“工业企业知识产权运用能力培育工程”启动暨培训会议。
根据《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实施知识产权工作的要求,工信部决定从今年至2015年实施“工业企业知识产权运用能力培育工程”,会议的召开标志着工程的正式启动。
工信部副部长杨学山就启动该工程做动员讲话。他指出,企业知识产权能力由创新能力、运用能力和防卫能力构成。提升企业知识产权能力应统筹谋划、科学设计,将知识产权保护与企业的生存发展联系起来,使前者转化为内生动力。
杨学山强调,“培育工程”应着眼于以下5个方面:一是着力打造企业突破核心技术的能力;二是着力打造企业向产业链高端跃升的能力;三是着力提高企业创新成果转化的能力;四是着力增强企业“走出去”的能力;五是着力培育保护知识产权和应对纠纷的能力。
确实,要建立核心技术能力,一定离不开创新,而产生出的创新成果,如何得到有效保护,恰恰是中国在现阶段十分欠缺的。然而,保护创新成果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及时申请专利、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并从根本上建立起知识产权保护的长效机制,同时,逐步培育具备专业知识和经验的诉讼队伍,既做到“自我保护”,也能够“适时反击”。
接下来,向各位介绍一个企业创新与专利保护的故事,故事中的企业,正是耳熟能详的HTC宏达电。通过该故事,使各位能够初步了解到“创新是企业增长第一要务,专利保护也是企业发展重要保证。”
在宏达电内部,对于手机的每个环节要求备至,从颜色、触觉、舒适度,都要经过百般的挑剔才能过关。光以颜色来说,工业设计部门至少得做出50种颜色来供主管挑选,这50种颜色,不摆在一起,根本无法分辨,但主管就是对这种细微到极致的地方也丝毫不马虎。
宏达电的急起直追,也让对手苹果开始注意到这家来自台湾公司的实力,在美国递状控告宏达电侵犯与iPhone有关的20项专利,并要求当局禁止侵权产品销往美国,明显看得出苹果以法律手段捍卫版图的竞争策略。但宏达电也不甘示弱,先是发动同集团的S3控告苹果侵害S3四项专利后,再宣布砸3亿美元,从威盛手上买下S3,强力回击苹果。
从代工转向品牌的那一刻起,宏达电就注定要走一条艰难的路,包括每年两位数的成长、多平台的技术开发、全球品牌、与国际大厂对讼,对宏达电来说,摆在面前的只有两条路:「Go bigger or go home」,不休止的压力,让宏达电得以迈向卓越。
读完宏达电公司的故事,我们看到了中国企业自主创新的希望,也看到了中国企业保护专利的决心。未来5-10年,美国专利蟑螂会陆续进入中国,届时,专利诉讼与保护会成为企业战略的关注点,特别是高新科技和制造业企业,专利问题会成为公司决策的一大议题。
我们AIM俐钜创新公司,在运作创新项目时,会把专利布局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我们特聘美国斯坦福大学法学博士郑中人教授作为顾问,指导创新项目的专利布局,郑教授曾亲身参与宏基电脑和IBM的专利诉讼,拥有十分丰富的国际专利诉讼经验。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国家要跻身强国之列,企业要发展成长,都离不开对知识产权的重视,我希望借此文使各位企业管理者对专利保护引起足够的重视,也希望专利保护今后能不断为企业成长保驾护航。
参考资料:
1. 中国新闻网
2. 台湾经济部工业局创新企业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