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行业在过去的十年发生了什么?
从2002年的15.1亿吨标煤增长至2011年的34.8亿吨标煤,在不经意间总量翻番。其中,煤炭、天然气产量分别增长127%和214%,石油产量稳定在2亿吨左右。电力装机突破10亿千瓦。
更需要值得纪念的是,十年前我国推进电力体制改革,出台电改5号文和电价改革方案。在这场浩大的改革中,原国家电力部被撤销国家电力公司,组建两大电网公司、五大发电集团和四大辅业集团,成立国家电监会。
煤炭价格自2002年至今,取消发电用煤指导价格,市场煤价格完全由市场竞争形成,煤炭供应能力迅速提高。这均是能源市场化改革可圈可点的地方。
在管理体制方面,十年间能源管理机构也经过较大的变革。2005年国务院成立国家能源领导小组及办事机构——国家能源领导小组办公室,代表国家意志对煤炭等能源实行统一协调管理。
2008年,全国人大十一届一次会议通过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决定组建副部级国家能源局。2010年我国成立国家能源委员会,由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担任委员会主任,这是国内最高规格的能源管理机构。
但实际上,能源委仅是一个高层次议事协调机构,并不承担具体的行政职能,其最高机构作为并未得到发挥。
时间行至下一个十年节点。国内能源形势严峻,这既源于国内庞大的资源消费增量、欠佳的能源资源禀赋,又来自国际上气候变化、地缘政治、热钱炒作的压力。能源已成为国际政治、经济、外交、国防、气候变化博弈的焦点,维护能源供求平衡和安全供应,任务不得不说紧迫。
下一个十年,我们又能干什么?需要干什么?
笔者认为,最为紧迫的是能源管理体制变革和能源市场化改革的问题。
当前,我国能源管理体制政出多门、市场与计划手段并存。这样的结果是,国内资源管理体制出现越位与缺位并存、管理体系不健全、监管不力、不到位等问题。我国的确需要一个国家能源统一管理部门,全面负责能源战略。
能源部成立后,可否赋予其价格、投资审批等重要的职能关系机构改革成败。在诸多管理部门的博弈中,谁又能胜出?
再说能源价格。推进能源产品定价市场化改革是长期以来的目标,当前部分资源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尚不完善。待改革的领域繁多:水价改革、电价改革、输配电价形成机制改革、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天然气价格市场化改革,以及价、税、费、租联动机制的建立,资源税征收方式的改革。
我国在过去的十年鼓励民资进入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领域,以风电为代表装机规模取得大发展。截至今年6月底风电并网位居世界第一。但是风电、太阳能并网消纳难问题依然未解、水电仍有环境和移民问题担忧、核电存在安全顾虑、分布式能源刚刚起步就遇到技术和制度制约。这些问题到2020年能够解决吗?
一些地方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对调结构、转方式重视不够,仍然走快扩张、资源过渡消耗的路子。这样的发展理念能够得到转变吗?
值得注意的是,页岩气正在试图打破资源垄断格局,允许民资、中外合资企业进入。显然,在非常规油气开发领域,国家已经开始做出制度上的创新安排。
国土部提出,通过加快攻关、机制创新,“十二五”勘探开发起步,“十三五”快速发展,2020年我国页岩气产量可望达到1000亿立方米以上,成为我国能源重要支柱。
我们真心地期待这一目标能够实现,期待这一创新性政策可以改变油气资源开发格局。
下一个十年 我们能干什么?
评论
编辑推荐
13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