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父亲95岁大寿时,我们在西安草滩东晋桃源设寿宴迎客。举办寿宴那天,来了不少亲朋好友,老爷子很是高兴。那次,我们提前将老父亲接到家中,前后一共住了四天。等要快过国庆节的时候,我们想接老父亲在西安再住几天。一开始,父亲答应很爽快,但到临界心里变卦了,说什么就是不来。最后,勉强答应一起在县城吃顿饭。饭吃完后,我们便将老爷子送回了蒲石村。
后来,我听大哥说,在那段时间里,父亲的身体有点小问题。主要是大便不太正常,三几天没有解。老人不好意思开口,不愿意将麻烦转嫁子女,感觉还是在农村老家方便些。打那以后,父亲曾多次主动提及那次不愉快的“爽约”。每当提到“爽约”时,老人家显得有些不好意思似的。免不了要说,娃娃兴冲冲地来接,我却硬硬地不去,让娃伤心了。并且常常说,现在人老了,不方便,以后恐怕也去不了了。这让我想起父亲从前爱说的话,人在上年纪之后:爱钱、怕死、没瞌睡。
其实,父亲的心态一直很好,身体也一直不错,但毕竟是上了年岁的人,不免担心自己的身体出问题。自80岁那年得过一次中风后,父亲就很在意自己的身体状况了,注意保持好的心态,好的生活习惯。到现在为止,完全自理饮食起居。这为子女减轻了不少服侍的负担。父亲喜欢吸烟,年轻的时候,水烟、旱烟和纸烟换着吸,现在主要是吸食纸烟。在我记事的时候,父亲也喜欢饮酒,亲戚邻居过事时,他总要去凑份子,也免不了喝上几杯。父亲划拳划得好,划拳赢人之后,像小孩一样高兴。现在,年纪大了,在家偶尔喝点小酒。在我的记忆里,我离开农村之前,从没见过父亲打麻将,似乎现在喜欢上麻将,人凑手的时候,总要畅畅快快打上一阵,转上几圈。
老父亲吃饭很香,睡觉很实,抽烟也不赖,就是路走的不太好。尤其是每当坐的时间长了,站立起来时,像是腿不给力,颤颤巍巍。当起身站稳之后,迈步走路还行,速度慢一些,走得倒算稳当。在老父亲看来,这很不争气、很不长面子,走不到人前去。在我们做子女的看来,父亲心态良好,身体健康,没有什么大问题。家有96岁高龄老父亲,这是我们的福气,我们的骄傲。恪守孝道,尽力孝敬好老父亲是我们的本分,我们的天职。
大约在9月中旬,我儿子休假回老家看望老爷子的时候,我们就与大哥和老父亲商量约定,今年的中秋国庆双节我们假期长,请老爷子在西安过。如同去年一样,老父亲答应得很爽快。我们有些担心,怕老爷子中途变卦,因此中间先后两三次,我打电话给大哥,让大哥做老爷子思想工作,不要“爽约”。大哥说,说好了,没变卦。后来,听大姐说,老父亲心里其实是愿意到西安过节的。并且说,不要再打电话,到时候来接人就是了。在放假的前一天,我把老爷子接到西安家里。果然,老爷子非常高兴再度到西安过节。
早睡早起是老爷子保持一生的好习惯。这几天,我们两口子也追赶老爷子的生活节奏,睡得早起得也早。每天一大早起来,为老爷子收拾床铺,准备早点。老爷子到西安的第一天,已经天黑,看了一会儿电视,大概8点就睡觉了;第二天,我的大侄女、三侄子、侄子媳妇、侄女女婿,以及一对双胞胎外孙来家里,满屋子挤满人,老爷子觉得挺热闹,不寂寞;第三天,我老丈人、丈母娘,以及妻姐、表侄,还有我二姐、二姐夫、四弟、四弟媳来,一天内人来人往,老爷子身边总有说话的人;第四天,我原来在农业厅法规处工作的老人手来了,老爷子不记得谁是谁了,觉得是陌生人来看他;第五天,家里没有客人来,老爷子感觉到有些寂寞;中午,在我妻子服侍下,到院子晒太阳。过了一会儿,在我的鼓动下,与麻协的人一起打麻将。第六天,老爷子多少有些烦,不想呆了,一再要求送他回家。
在乡下,住平房,空旷开阔,来去自由,加之来往的都是熟人,感觉畅快。在城市,住楼房,比较狭窄,来去不大自由,来往的人也都不大熟悉,自然觉得憋闷,不畅快。物质上充足不比精神自由更有价值。最近五年,老爷子年年到西安来,但每次来的时间都不长。最短的一次四天,最长的一次七天。这次来西安,今天是第七天,从第五天的下午开始,就一再念叨回去的事情。昨天一起床,就说要回老家。今天一大早,第一个问题也是回老家。并声称,这几天农活忙,他要回去给看门。我说,你先别急,我得和大哥说好。我打电话回家,侄女在家,接了电话。放下电话,我告诉老爷子“今天回蒲石”。老爷子听回蒲石,满脸高兴,满脸轻松。
从我内心来讲,总想尽量让老爷子在我这儿多住些日子,多呆些时间。毕竟老爷子上了年岁,能够来的次数有限。用老爷子的话说,就是“来一次就少一次了”。另外,大哥大嫂这些年来一直无微不至、毫无怨言地照顾老爷子,我们很佩服、很敬重,也为我们树立了孝子的旁样。为此,我们常常为不能在老人身边侍候,多少心有歉意。老爷子在西安多呆些日子,大哥大嫂也就可以多几天清闲,多几日轻松。然而,孔圣人讲得清楚,孝道至高境界和最高原则是“色难”,让老爷子高兴是第一位,老爷子的想法高于我们的想法。既然老爷子不愿意呆在这儿了,也就只剩下一个办法,照老爷子意思办事。
妻子是个很懂得孝道的人,不光对她家老人好,对我家老人也好,甚至对我家老人比对她家老人更殷勤。每次老爷子到我家来,她都很积极、很用心。其实,老爷子心底里愿意到我家来,不是因为条件好,而是因为儿媳妇孝敬、殷勤,心里顺气。这几天,妻子起早贪黑,精心照顾老爷子生活。每天她都变着法子做好吃好喝,炖完鸡汤又炖银耳汤,六天饭菜不重样。有几次来人约请我家老爷子在外面吃饭,都被妻子婉言拒绝了。妻子说,老人年岁大了,坐不了那么长时间,再说也吃不了那些高档菜点,家常便饭就最好了。
今天,老爷子就要回老家了,我们心里不舍,真不知道老爷子什么时候还能再来,我们能够服侍在身边,力尽所能,让老爷子吃好、喝好、心态好,健康快乐,福寿无边。我们祈祷老爷子能创造出生命奇迹。
寿星古城过中秋
评论
9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