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都市农庄论坛召开


云南日报讯(记者 杨之辉)9月26日,由昆明市科学技术协会和昆明市农业局主办的以科普助力都市农庄发展为讨论主题的“和谐农庄科学发展”论坛在昆明市经开区大麻苴村“壹公社都市农庄”举行。

昆明今年建设10个都市农庄

据悉,“十二五”期间,昆明市要着力打造100个都市休闲农庄,今年启动建设10个。那么,都市农庄究竟要怎么建,怎么突出自身特色来吸引客源?论坛上,与会各方的专家学者就都市农庄的建设与发展提出自己的观点。

都市农庄最早起源于经济发达国家,如德国的“市民家园”、法国的“专业化农场”、新加坡的“农业科技园”等,主要以观光、休闲为主。在国内,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的需求也在发生着变化,已从观光型向休闲、度假、体验型转变。有学者据此预言,都市农庄是未来城郊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而在“十二五”期间,政府将支持企业在昆明建成100个符合《昆明都市农庄建设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的都市农庄。今年,重点抓好10个都市农庄建设,并力争休闲农业产值实现10亿元。

据悉,都市农庄主要由现代农业、生态林业、休闲旅游和新农村建设项目四个部分构成。今年7月,昆明市都市农庄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发布《标准》并公开征求意见,首次明确了都市农庄的建设标准,其配套设施和功能区堪称“五星级”。包括:规划面积不少于500亩;高标准建设9大设施,涉及道路、餐饮、住宿、公共卫生、消防、电力、配套服务、安全游乐、标牌标识等9项;按照要求,都市农庄的餐饮设施建设要求其使用自产无公害农副产品比例高达80%以上;植被覆盖率到达60%以上等。如此大手笔地建设都市农庄,其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也不容小觑。

而参照上述标准建设的作为昆明市政府首批启动建设的30个都市农庄之一的“壹公社”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

据云南省政府特邀专家、“壹公社”都市农庄项目总策划吴疆介绍,“壹公社”建设将以农业园区和龙头企业为载体,形成彝族民居建筑群、观赏农业基地、旅游服务中心、乡村旅游小镇、生态林地黄金保护区、特色植物游览区、农林科普展示区,集娱乐、餐饮、商业、购物、住宿、会议中心为一体。建成后的“壹公社”都市农庄集“山、水、林”于一体,形成“菁在山间、山被菁环、水流菁底,林到天边”的自然生态景观。目前,该都市农庄一期工程已完工,一期占地800多亩,总投资1亿多元,预计明年初可对外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