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国人的轧闹猛精神!


猛然在魏明伦的《巴山鬼话》一书中看到轧闹猛一词,其实为南方词语,意为趋时、尚奇、凑热闹、围观等等,感觉这一词语很有韵味,很好地诠释了现阶段国人的形象,不知大家以为然否。

    网络真的是很好用,不管什么东西,一经炒作,立马可以放大千倍万倍,当然了,除了当事人,谁也不知道具体的情况时什么样子的,可是经过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一翻译,就会立马变样,而且格外的吸引眼球,再加上我们的轧闹猛精神,想不关注也不行了,可是到底是黑是白,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谁也说不清,其实呢,根部不需要我们说清,你说有些私人的事情,那轮得到我们关心呢,那还不是瞎操心吗。

    最近一段时间,轧闹猛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从关注奥运,然后一些别的事情,紧接着钓鱼岛,一波一折,总没有耳根清净的时候,我们可以有自己的见解,但是不能把见解强加于每一个人,轧闹猛也没有什么,可是总要在限定的规则范围内吧;轧闹猛也是有原则的,不能盲目的跟风,再比如钓鱼岛,开始是一飞冲天,现在呢,好像都让长假堵在路上了,再也进入不到人的脑子之中,甚至都懒得提起,当然这只是一个例子,代表不了什么。

    以前曾将规则的遵从比喻为多米诺骨牌,拿的是长红绿灯的例子,红灯亮,如果第一个人闯红灯,将会带动一批人闯红灯,当中间,有一个自觉的人停了下来,后面的人也会跟着停下来,可是如果又有一个人闯了出去,又会带动好几个人,这不能不说明一个问题,我们的轧闹猛从来就是没有原则的,只是人云亦云,跟谁着别人,不管对与错,可能是一直理解着法不治众这个古语吧,错了,随着柜、法律的健全,这种想法还是不要的好。

    轧闹猛,还是在娱乐中体现的好一些,对于一些事情上满还是要有自己的主见,不能盲从,特别是专家的话更不能不加甄别,专家太多了,快比国家人口多了,一个人可以试好几方面的专家,国家不给发津贴太亏了,浪费了那么多的唾液。

    哎,国人的轧闹猛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