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声事件:别把陈年和刘强东当傻瓜


  吴声事件沸沸扬扬,牵涉人物及时发声,围观的人忙着站队。对于那些站队的朋友,其实我挺理解的。吴声,曾任凡客诚品副总裁,现任京东商城副总裁,在电商圈里混了这么久,肯定有交情深厚的朋友,也肯定有得罪过的敌人,当然,京东的对手的公司也是敌人;申音,曾任创业家杂志主编,现任NTA传播机构创始人,在媒体圈和营销圈里混着,也有很多相熟的朋友,也有很多同行相轻的敌人,尤其在谁也不服谁的营销行当。当然,牵涉其中的其他人物,自然有人力挺他们,也有人跺脚一踩。

  牵涉其中的人物,最受影响的莫非吴声,此事不管是真是假,他在电商圈里着实不好混了。哪怕像某些朋友所说,吴声负责公关业务,对陈年和刘强东的底裤很清楚,我想刘强东也不会让吴声留下,恐怕吴声也有自知之明,这对于任何一家公司都是忌讳,就算留下也没有什么前景了。至于二号人物的申音,我并不觉得会有影响,因为传播机构靠的就是创意。虽然,我说这话会让很多朋友笑话。是的,营销这个行当并不好做,尤其在“关系社会”的中国,很多时候创意就是一个屁,但这个行业并非这么腐烂不堪,很多靠创意的公司也活得不赖。我也是营销行业的创业者,我所创立的左思右想营销策划机构,并没有通过走后门安插人等方式揽活,目前至少生存不是问题。所以,申音和他创立的NTA传播机构受的影响不会大,可能这次事件之后会活得更加滋润。

  为什么呢?大家都在关注吴声“无间道”,可却忽略了他的对手是谁。且不说已经过去式的陈年,现在进行时的刘强东不是傻子,单纯靠吴声在京东商城的内部关系,NTA要拿下京东商城也非易事。毕竟,刘强东深度参与了两次电商大战,可见NTA的策略是得到了他的认可。只要他们的创意得到了认可,跟吴声又有多大的关系呢?吴声是不是申音的人,我觉得这不是关键,关键是NTA的策略得到了认可。充其量,吴声不过是做了个牵线搭桥的作用。再者,了解电商行业的人都应该知道,吴声在京东的地位并不显赫,就算他有两千万的签字权,也不敢妄自将钱交给无能之辈吧?

  好吧,能力是一个方面,品德是一个方面。若论品德的话,恐怕无商不奸这句话一点也不为过。在历次的促销活动中,京东商城哪次没忽悠消费者?刘强东在微博上又多少次忽悠网友?当然,现在要谈论的是职业道德。我目前没有看到那些证据,我也不好说吴声是好是坏,但我相信一点,陈年和刘强东都不是傻子,不可能这么久没有发现。所谓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难道刘强东对身边的人这么信任?我相信任何一个企业家,如果身边的人有二心的话,总是会有一些直觉,至于刘强东是否有直觉,这我就不得而知了。要么吴声真的骗过了BOSS,要么就是刘强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要么就是吴声真的没有这么做。但如果完全没点事,我相信《每日经济新闻》不会报道。

  所以,我认为最大的可能就是吴声演技很高,或者刘强东没有在意。这么一说,我把自己都绕进去了,刘强东作为京东商城的创始人,怎么可能任由人为非作歹呢?可吴声若真的那么演技好,我觉得可以改行去冲刺奥斯卡了。那么,没有结论了吗?不是,我认为的结论是这事存在,但现实可能还有些偏颇。因为,真若有报道的那么狗血,我只能说刘强东是个傻瓜。但我不相信刘强东是个傻瓜,所以,我相信这事并非报道的那么严重。当然,这一切只有等证据大白天下之际,才能有分晓了。

  最后,作为跟申音同行的网络公关创业者,虽然我羡慕妒忌恨申音能收京东商城50万一月的服务费,但我还是相信能够凭创意获得业务。是的,申音曾经是一个媒体人,积累了很多企业圈资源,但这些资源只能是牵线的作用,我相信任何企业都不会为了关系就把钱给服务商,最终还是要看服务商能否给自身带来利益。所以,我也希望不要把我们这个行业想象为,完全凭借关系和内部人员带来业务,我们有很多公司是凭借真材实料获得业务,至于关系什么只是一个引子,最终还是创意取胜。(作者王鹏辉系资深品牌营销顾问、公共关系顾问,任职于左思右想品牌营销策划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