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 平 凡 的 自 己
我是一个平凡的人,平凡的不能再平凡。我的祖辈都是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地地道道的农民。1997年,我顺利的考上了漯河艺术师范学校。拿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我的双手在颤抖。是因为激动,更是因为这高昂的学费——18000元。我心里明白:当一辈子都是农民的父母看到他的儿子考上了师范,心里是何等的高兴。但当他们在看到18000元的学费时,又是怎样的心情呢?我不敢想。父母看到录取通知后,都没有说什么。第二天,父亲就踏上了外地的列车为我筹集学费,而母亲则一夜没合眼。这一切我都看在眼里,于是我跑到一个没有人的地方,任由眼泪往下流。母亲也看出了我的心思,对我说:“孩子,我和你父亲会想尽一切办法让你上学。但是,如果真借不来钱,你不要怨我们。”我默默的点点头。后来,父亲通过借钱和贷款让我顺利的入了学。从那一刻起,我在心底发誓:我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上学机会,用我的真心真情回报父母。
三年的师范生活,我省吃俭用,努力学习知识。2000年顺利的从师范毕业。2001年8月,我光荣的成了一名农村小学教师。先是在离家九里地的耿王小学任教了四年。在这四年里,我把自己的一腔热血全部投入达到这来之不易而又热爱的教育事业当中。我认真的上课、备课,耐心的给学生讲解难题。我告诉自己,学生是我的全部。为了学生,我愿付出我的青春和生命。我坚守这个诺言,从不耽误一节课。2004年5月,我因病住进了医院。住院期间,我一直挂念着我的学生,担心这么长时间不上课,学生怎么办。正在我担心时,家人告诉我,你的学生来看你了。我心里一惊:那么远的路,学生是怎么来的?“老师,我们来看您了。”这时,三张熟悉的面孔出现在我的面前。我担心地问:“十多里的路,你们是怎么来的?”班长告诉我:“老师。我们是骑车来的,还带了一封全班学生写给您的信。”我拿着信久久无语,多么可爱的孩子,十多里的路,骑着自行车来看我,怎能不让我感动。信里,孩子们那一句句祝福的话,又让我有了想哭的感觉。于是我有了一个决定,提前返校上课。本来半个月的休养期,我提前5天就踏进了教室。踏进教室的那一刻,孩子们都用齐刷刷的、关切的目光望着我,黑板上有几个醒目大字“老师,欢迎你回来”。我没说话,站到久违的讲台上,开始了新的工作。此时我明白,只有好好上课,才对得起孩子们对我的关心。
后来因种种原因,我又调到离家三里地的侯谢小学任教,也是一教四年。在这四年里,又让我这个平凡的人经历了许多不平凡的事。在这里,我用同样的热情投入到教学当中,虚心请教老教师,在工作中没有任何怨言。我要感谢胡校长,在他的领导下,我有了许多学习锻炼的机会。2005年,我成为濮阳市首批农村教学骨干培训中的一员,一学就是五年。在五年的培训时间里,我从未耽误一堂课,认真学
回到学校后,我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孩子们感到很好奇,学得很认真,成绩明显提高。2008年、2009年连续获得乡模范教师。
2008年,我又从侯谢小学调入现在任教的三联小学。虽然条件没有侯谢小学的好,没有围墙、没有电。但为了高校长的一句话:“孩子,咱们村也有学校,虽然没有其他学校条件好,但学生们也需要你这样年轻的老师”。村支书也找了我好几次要我回来。于是,我毅然决然地来到了三联小学。为了孩子们,我愿吃苦、我愿受累。在这将近两年里,作为校里唯一年轻的教师,我努力做好学校工作。档案、卫生的工作都落在了我的肩上,我没有怨言。在抓好学校工作的同时,我更认真的教育学生。孩子们都非常喜欢我的课。孩子们都说,听我上课,很轻松。同时我也赢得了学生家长的肯定。我班学生刘培鹏、刘淑芳的爷爷告诉我:“我的孙子、孙女特别喜欢你,爱听你的课,说你讲得好”。听着老人对我的肯定,我感到欣慰。
我还是那句话:我是一个平凡的人,非常平凡的人。我不像金子那样,到处闪闪发光。十年来,我只想用我的心默默的爱孩子,关心孩子,扶着他们一路成长。对得起孩子、对得起默默支持我的妻子、对得起给我创造机会让我成长的领导们。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