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撒到人民群众心田的孝文化


 
播撒到人民群众心田的孝文化
 
——文化汉江考察日记之十八
 
湖北省第八届政协副主席  湖北省荆楚文化研究会顾问   杨斌庆
 
二O一一年十一月六日下午汉川
 
我们来到汉川,孝感市的黄关春书记带领市长、政协主席、宣传部长都迎上前来,给我们吹来了一阵和煦的春风。
“孝感”这一名称,来历不同寻常。据史记载:南朝孝文帝长子刘邵杀父篡位,三儿子刘骏率部讨伐成功登上皇位。为巩固皇权倡导孝行,改年号为“孝建”,并下令嘉奖有孝行之人,并在孝子辈出、孝名远扬之地置一新县,命名为“孝昌”。至五代后唐时期,庄宗李存勖为避其祖父李国昌的名讳,于同光二年(924年)改孝昌为“孝感”。为“孝感动天”之意,此名一直沿用至今。
我们到孝感得到一个喜讯:孝感被评为“2011中国十大最具幸福感城市”。为什么孝感市能从全国600多座城市中脱颖而出一举登榜呢?这是因为孝感历史上出现了董永、黄香、孟宗三大孝子。他们运用孝文化资源,与时俱进,打造中华孝文化名城,使孝感城乡焕发出“讲道德、讲诚信、讲责任”的时代光彩,使全社会洋溢着孝心、爱心、善良、亲切的浓厚氛围,大大提高了城乡的幸福指数。
中央六中全会指出:“文化引领时代风气之先,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孝感在传承弘扬孝文化中有哪些创新呢?除了举办大型孝文化节会,运用中外媒体宣传而外,最重要的手段是“进学校、进企业、进机关、进社区”。这“四进”活动,把孝道文化生活化,变成人们的文明礼仪融入人们生活之中。他们真正从娃娃抓起,连续举办七届青少年孝文化书信感恩活动,每届都有百万青少年向父母长辈写信“感恩”、家长们回信“励志”,社区开展“文明小区、文明单位、文化楼栋、文明家庭”创建活动。每年评选“十大孝子”,每次从基层推荐、筛选公示、投票的过程,就是新的孝德观念和价值取向日益深入人心的过程。而涌现出的现代孝子中,公务员、教师、大学生、农民、企业员工等各群体的孝行典型灿若繁星,形成了引人注目的“群星现象”。
孝感市的创新,把孝德文化传播到全市每个角落,播撒到人民群众的心田里,形成广覆盖、宽辐射的工作机制。孝感把“众善之首”的孝文化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融入到日常工作和生活之中,真正突出了“以文化人”、“实践养成”的功能。他们的经验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提高全社会的道德水平、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值得高度重视和大力推广。
孝感所辖汉川市,地处江汉平原腹地,因汉水横贯全境而得名。
孝感的孝文化在汉川市福星集团总裁谭功炎的身上,体现了更为宽泛的内容。谭功炎从“两把铁锤”起家,钢丝生意致富,使他的公司成为上市公司。致富后的谭功炎将孝行不仅献给自己的长辈和亲友,而且惠及周围几个村庄的五万多名普通百姓。他带领桑梓乡亲走上致富之路,使贫穷落后的农村变成了十分漂亮的福星新兴城镇。最近他们为了造福更多的人民群众,在汉川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打算在16平方公里的沉湖建设一座文化旅游新城,省政府以201138号文件作为重点项目已纳入了全省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央电视台副台长高峰和湖北荆楚文化研究会的专家闻讯一起来到福星,为他们的旅游新城进行了文化定位和作出了重要指导意见:建议建设成“中华凤影视城”,以荆楚文化为特色,以农耕文明为载体,以影视基地为动力,以生态旅游为目的。高峰概括为“凤在荆楚,福在汉川”的旅游新城宣传理念。
可以想见,一支色彩美丽的凤凰将从江汉流域腾空而起、自由翱翔!
谭功炎本身是一位“财主”,现在转身办文化产业,使人对汉江文化这座富矿产生了联想。仅从现代而言,汉江文化的乳汁已经培育了一批现代全国知名的文化人,如丹江口出生的著名哲学家杨献珍,老河口出生的诗人张光年,襄阳出生的作家陈荒煤,天门出生的诗人邹荻帆,潜江出生的剧作家曹禺等等,这是“地灵”必然生“人杰”的结果。谭功炎不是文化人,却要举起文化产业大旗,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是文化汉江的文化基因在他身上起了作用。我们有理由相信,受文化汉江哺育的汉江“财主”们将会有更多的人会转向文化产业,为弘扬和光大汉江文化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