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新传十年20120104
· 1、学院就业和杰出校友情况
· 2011-03-10 00:03:51作者: jc信息员
· 新闻与传播学院2002年成立至今,八年来,学院坚持贯彻并不断深化建院初提出的“素质为本、实践为用、面向主流、培养高手”的人才培养理念和办学方针,将其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调动一切力量,全方位做好人才培养工作。尤其是学院高度重视学生就业工作,将毕业生能否走上国家需要的重要岗位并适应工作的要求视为衡量办学理念与水平的重要指标,就业引导做到立足国家需求,以学生为本,做到满足国家需要和学生需要的统一,学院学生就业重点率一直保持在80%以上,居全校前茅,文科院系之首,就业工作连续三年获评清华大学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最高奖),学院多次在学校会议做交流发言。
毕业生到用人单位上手和成长快,主流意识和主流责任感强,很快就能脱颖而出,得到了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得到了学界业界的认可和好评。
2003级硕士生、科技日报记者李艳获第十七届中国新闻奖(中国记协主办的全国优秀新闻作品年度最高奖)、2003级硕士生沈嘉、中国新闻社记者《北京奥运提升市民素质从自觉排队开始》第十八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新闻4学生集体采写的《在京创业的河南人》获得中国新闻奖二等奖。
2003级本科生生,新华社著名摄影记者邢广利,邢广利同学前不久采访连战,得到连主席的称赞;在玉树地震、海地地震发生第一时间赶到第一线,写出了大量有价值的新闻作品。陆娅楠同学是学院第一个本科班学生,本科毕业后在学院继续攻读硕士学位,成绩始终名列前茅,研究生毕业后主动选择到《人民日报》工作,在总编室工作期间多次获得“好标题”奖,受到点名表彰。新闻1班的本科生曹树林在人民日报社只招聘研究生的情况下,脱颖而出,被破格录用。两年来,他的工作受到同事们的一致好评。他自己称:“我是从一个‘小愤青’,变成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另外,新闻9班毕业生陈祥峰同学,毕业3年,现在已经是《China Daily》体育版的骨干,并一起合影留念。沈伯韩同学已经奔赴莫斯科,成为新华社的驻外记者。本科毕业生周劼人新华社工作好第一年到获得最佳编辑称号。
2009年毕业的硕士生,现在人民日报总编室,负责要闻版的工作。2005年寒假期间,还是大二学生的李强同学到晋中农村地区进行调查,写下长篇农村问题调查报告——《乡村八记》。温家宝总理亲笔复信范敬宜院长中写道:“《乡村八记》是一篇有内容有建议的农村调查,记事真切、细致、生动,读后让人了解到农村的一些真实情况,给人以启示。一位二年级的大学生如此关心农村,实属难得。从事新闻事业,我以为最重要的是要有责任心,而责任心之来源在于对国家和人民深切的了解和深深的热爱。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用心观察、用心思考、用心讲话、用心作文章。” 《人民日报》头版发表了温家宝总理就新闻与传播学院学生李强的农村调查报告给范敬宜院长的信函,这件事不仅对清华、对学院的师生是很大的鼓舞,而且,也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
· 2、报考2012年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参考书目
· 2011-11-04 13:19:52作者: 肖红缨
·
o 考试科目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考试
参考书:1、《媒介经济学》. 赵曙光.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2011年: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 主编:崔保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考试科目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参考书:1、《中国新闻传播史:传媒社会学的视角》(第二版). 陈昌凤.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2、《传播学教程》(第二版). 郭庆光.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Supporting Staff
李小萍 教学办公室主任 [ 研究生教务]
阮久利 教学办公室 [本科生教务]
肖红缨 党委办公室主任 [综合协调、党务、信息、宣传、就业等]
谢 雪 党委办公室[党务秘书、就业工作助理]
李红霞 综合办公室[资料室、外新史学会秘书]
唐 燕 综合办公室[财务秘书]
陶 芸 综合办公室[行政秘书]
王小骎 综合办公室[行政办公室主任兼科研、人事秘书]
王小骎 综合办公室[行政办公室主任兼科研、人事秘书]
王庆柱 实验室执行主任
刘颍鑫 实验室管理员
谢 曼 培训中心(培训秘书)
刘颍鑫 实验室管理员
谢 曼 培训中心(培训秘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