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地炒房不再“漏网”


  异地炒房不再“漏网”

  中国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最后一个月的全国房价依旧延续了前几个月的跌势。与11月相比,70个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价格下降的城市达到了52个,比上月多出3个。

  房地产调控将继续实施、“限购令”延期、房价继续下跌,这一系列“利空”让中国的房地产商感到压力。一些专家认为,今年中国房地产行业将迎来行业的加速整合,而在房价不再疯狂上涨开始回归理性的过程中,中国房地产将逐步回归住房本性,“去投资化”现象将越来越明显。

  为了有效抑制投机、炒房,2011年住建部开始推进房地产热点城市房屋权属登记系统和数据库的异地联网工作。这项工作完成后,同一权属拥有人名下在40余个不同城市的房产将得以“一并查询”,异地购房的资金流向、程度、走势将可以得到“统一监控”,异地炒房行为也有望得到遏制。

  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姜伟新日前表示,40个重点城市个人住房信息系统今年6月底前将与住建部联网。业内人士认为,此举意味着个人在不同城市间的购房信息将被“一网打尽”,在各地限购政策中逃过一劫的“异地炒房”,也不再是漏网之鱼。

  目前,住建部已初步完成系统应用软件的开发,并且启动了部分重点城市与住房与城乡建设部的联网工作。各省区市及其他城市也在加快个人住房信息系统建设,争取2013年实现全市、全省联网。

  业内人士表示,今年上半年要实现联网的40个城市,主要是一线城市和房地产调控的热点城市,西部地区城市相对较少。其中,北京、上海、天津、重庆等4大直辖市及除拉萨之外的所有省会城市应该都会被纳入。另外,深圳、大连、青岛、苏州等房价上涨较快的城市也可能入围。

  以重庆市为例,经过一年多的整合,9个主城区个人住房信息系统建设已全面完成,实现了主城各登记中心的联网运行。只要轻点鼠标,将名字和身份证信息输入电脑,便可知晓购房者在重庆主城区的房产情况,包括房屋数量、位置、面积及售价等信息。

  住建部相关人士指出,个人住房信息联网后,同一权属拥有人名下在40个不同城市的房产将得以“一并查询”,异地购房的资金流向、程度、走势将可“统一监控”。

  此前,除银行个人信贷征信系统全国联网外,房屋权属信息在各城市间并不联网,房屋权属信息均采用属地管理原则。伟业我爱我家副总裁胡景晖称,所谓属地管理原则,举例说明就是在北京只能反映或查询权属人在北京的房屋权属情况,而不能显示其在异地拥有房产的情况。

  相关人士介绍,已经登上住建部议事日程的联网候选城市逾40个,均是房地产市场中的热点城市。显然,住建部希望通过严厉的“异地购房限购”与“异地购房监控”,严格控制异地购房行为,并尽可能地在二三线城市的住宅房地产市场中实现“去投资化”的目标。

  随着个人住房信息系统联网,监管部门可以更加准确及时地掌握商品房规划建设、市场供应及销售成交等数据,实施有效的监控、统计,以便对症下药制定有效的调控政策。同时,还将有利于加大力度提高准度,对异地房地产投资客进行打击。据介绍,此前只有银行个人信贷征信系统实现了全国联网,房屋权属信息在各城市间并不联网,只采用属地管理原则。也就是说,在一个城市里只能反映或查询个人在这里的房屋权属情况,并不能查询权属人在异地拥有房产的情况。

  中原地产市场研究部总监张大伟看来,目前的限购基本是以某个城市为单位,已经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下一步,调控可能对在全国拥有多套房产的人加大税费调控力度。住房信息系统的联网是为建立透明的房地产信息体系,加速房产税等政策的落地做准备。

  虽然从目前个人住房信息系统的技术上看,信息录入、联网并不困难。但实际操作起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各个城市的标准、平台都没有统一,实现联网还有较大的难度有待破解。同时,住房信息涉及个人隐私、财产秘密和人身安全等问题,如何统一使用及管理,必须有明确的规定及具体的措施。

  40余个热点城市个人购房数将联网,遏制异地炒房 这意味着楼市调控科学化,如果实现了房屋权属信息及数据库的异地联网,同一权属人在不同城市拥有的住房情况将一目了然,限购政策就能全国“连通”。 如果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城市拥有多套住房,就可以认定是投资性或投机性购房,住建部可以制定政策加以应对,遏制投机投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