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天生不怕空气污染的幸运儿吗?


  对于久居在都市里的居民,每天都会吸入无数汽车尾气、工厂废气、各种烟尘,呼吸系统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一定的侵害。杜克大学医学中心的研究学者们揭开了发动机尾气中的纳米微粒破坏人体肺部呼吸通路细胞的真相。这项发现有助于激发研究学者们找出针对易感人群的呼吸疾病治疗方法。同时,他们也发现受创的严重性取决于易感人群的遗传基因组成。

  发动机尾气是城市烟雾的主要组成之一,由外包着有机化合物和金属的碳核组成。研究表明,碳核会把有机化合物传递到纤毛上,纤毛外形状似刷子,负责清洁气管通路内里的黏液。一旦接触到这些化合物,细胞就会做出相应的反应,引起“信号级联放大”(signaling cascade)。

  而对于易感人群,他们的DNA上携带着一个和普通人不一样的碱基,他们体内有一个称为TRPV4的离子通路信号对污染物反应强烈。过去的研究表明,正式因为这种不同的基因使得他们更容易生成慢性阻碍性肺病(COPD),而这项研究刚好为此解释了原因。

  研究学者介绍说,约有75%的人群带有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基因,从而生成破坏肺部的MMP-1分子传递物质。而余下那部分25%的幸运儿体内不产生高水平的MMP-1分子传递物质,这意味着他们也许能更好地调控空气污染带来的影响,降低呼吸通路的损害。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数字,慢性阻碍性肺病是全世界发病率及死亡率前十的疾病之一,这种损伤性的MMP-1分子能够促使该病症加重,还会导致肺气肿以及推进肺癌细胞的扩散。

  新研究为易感人群的呼吸疾病专门治疗指明了研究方向。该研究的领导人,杜克大学医学院的助教授沃夫冈·利特克(Wolfgang Liedtke)介绍说:“我们对于为什么某些人在污染地区还能保持健康,而某些人却不能有了深度的了解。如果我们能找到阻止MMP-1分子活性应对发动机尾气粒子的方式,或者将其水平减低在肺部通路可控范围之下,我们就有望帮助全世界深受污染危险的人们。设想吸入一种TRPV4抑制剂药物,比吞下一片药或者接受一次注射治疗要好的多。我猜想这可能就类似于现有治疗气体敏感疾病的吸入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