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说:“仁义就像朝眼睛撒灰沙一样,刹时分辨不清四周的方位;又像叮人皮肤的蚊虫,整夜叫人无法入眠。仁义伤人本性,迷人心智,从这里就可以看出。
“如果你不希望夫下人丧失纯朴的本性,就应该顺自然而动,世人自会树立自己的德性,又何必劳心费力,像那背着大鼓去找寻迷路小孩的人一样,大呼小叫地高喊仁义之说呢?
“鸿鹄不是天天洗澡才洁白,乌鸦也不是天天染漆才变黑,它们黑白的本质,原是出于自然,不足以作为美丑的分别。那么,声名令誉又何尝能增益人的本性?
“困在干泉里的鱼,彼此喘着气,吐着涎沫湿润对方以生,这样求生不是太痛苦了吗?还不如逍遥于江湖,彼此不认识来得好啊!”(《庄子》外篇第十四章《天运》)相濡以沫不若相忘于江湖啊!
“古代的至人,时而假借仁道而行,时而寄托义理而止,没有一定的常迹,仅求能自由自在地邀游就够了。他们靠简陋的田地而活,赖荒芜的菜圃居住。然而,就因他逍遥自在,所以能无为;就因为简陋,所以容易生活;就因它荒芜,所以才没有损失。古人认为只有这样才是本真行为的表现。
“显达的人,不能辞让禄位与人;有名望的人,也不能把声名让给别人;位高势大的人,更不能给人权柄。因为获得这项权柄的人,有了就害怕失去;真失去了又悲伤莫名。他们对这些权势毫无所知,却又渴慕那无休无止的物欲,自己陷身其中而无法自拔,这是上天给他们的惩罚啊!
“恩、怨、取、与、谏、教、生、杀这八项,都是纠正人类行为的工具,只有顺从自然而不滞塞的人,才能使用这八项工具。所以说:‘自己端正了,才能正人。’本心看不到这些道理的人,他的智机也就闭塞不明。”
仁义老子
评论
19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