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在美国举步维艰的抗疟击药物研究最近在巴西获得了新生。该项使用转基因山羊奶进行的研究获得了这个南美洲新兴强国的有力资助。
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研究人员计划将山羊精液运送到巴西塞阿拉州(Ceará)。当地科学家已经获得了巴西政府350万美元的资助,以建立转基因山羊种群和进行初步人类试验。
这一巴西案例反映出一个事实——美国国内的反生物技术情绪正在将许多生物科技排挤到发展中国家,这些地方的科研经费正在连年快速增长,而那里的科学家们对掌握新技术也充满了迫切的需求。“巴西是一个具有前瞻性思维的国家,一切监管设施都已准备就绪。”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教授詹姆斯·莫里(James Murray)如此表示。莫里开发了一项培育山羊的技术,这种山羊的奶水中富含可杀死疟疾病菌的人类蛋白。
莫里表示,他们做出转让该技术决定的原因之一是,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在决定如何规范转基因食品和产奶动物时使他们的实验项目长时间延期。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在研究了十几年之后才于2009年1月发布了他们的操作指南,而那时莫里已经在和远在巴西的同事们展开讨论了。
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国家批准将转基因动物用于食用。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目前还在审核他们受理的第一份申请。这份美国水产生物技术公司(AquaBounty Technologies)提出的申请要求将多种生长速度比一般鲑鱼快一倍的转基因鲑鱼投入市场。不过,这种被水产生物技术公司的竞争对手们称作“科学怪鱼(Frankenfish)”的转基因鲑鱼在美国引起了巨大的争议。
这种负面情绪也拖累了美国的科研事业。莫里表示,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山羊项目已经进行了“几十年”。试验一开始使用的是小鼠。不过要想让美国政府支持这一项目几乎是不可能的。莫里指出,最近这一项目因为获得了美国农业部一项为期三年40万美元的资助才得以幸存了下来,且名目是“对转基因动物所存在风险进行评估”。“我们唯一能够搞到的资助着眼点也在环境安全上。这等于是通过曲线救国的方式资助研究。”莫里说:“我们获得的资助根本不足以推进项目取得进展;研究进度已经落后了四到五年。”
巴西的情况就完全不同了,这个国家致力于贡献越来越多的资源给研究与发展——根据巴西官方发布的统计数据,巴西的科研支出已经占到了该国GDP的1.3%,表明了他们热切地想要证明自己可以掌握尖端技术。
该项目巴西方面的负责人是塞阿拉联邦大学的教授阿尔多·利马(Aldo Lima),研究人员里还有一对曾在莫里加州的实验室工作过的夫妻,露西安娜·贝尔托里尼(Luciana Bertolini)和马塞洛·贝尔托里尼(Marcelo Bertolini)。利马表示,巴西科技部将他们这些研究人员当作是推动对巴西欠发达地区生物技术方面投资的助推器。
巴西本地适应热带生存条件的山羊将和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转基因山羊进行杂交,以建立新的品系。“我们的进展很慢,因此一听说巴西方面认为使用转基因技术来抗击疟疾是个很好的想法,我们就决定将这项技术贡献出去。”莫里说。
尽管疟疾在美国不算是什么大病,但它恰恰却是巴西科学家们需要花费大笔研发经费来解决的一个问题。巴西科技部秘书路易斯·卡斯特罗(Luiz Castro)曾在去年的《自然》杂志上撰文指出,巴西的转基因研究所面对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公众认为基因革命无法解决穷人的问题”。
在巴西贫困干旱的东北部地区,婴儿死亡率依然很高。在塞阿拉,婴儿死亡率为27‰,比美国高出4到5倍。在巴西,疟疾是导致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第五(第六)大杀手。疟疾会使人体内的水分和钾、钠等电解质大量流失,并最终导致死亡。常规的补液疗法通过补充水分和服用锌片来维持患者的生存。
莫里实验室的转基因山羊可以在羊奶里大量表达人溶菌酶,这种酶主要存在于人奶、人的眼泪和唾液之中,可以破坏细菌的细胞壁。“我们的目标就是制造出可以杀灭疟疾病菌的羊奶。莫里说。
有了巴西科学家的加入,研究小组计划在山羊的基因组中再加入其它基因,如人乳铁蛋白基因。这种蛋白质可以和病菌生长所必需的铁分子结合。
利马还负责着一家临床测试中心的运行,他表示,两年之内,这种羊奶就可以在小学生中进行临床试验。如果实验证明有效,巴西研究人员希望他们能够将其制成奶粉,并出口到拉丁美洲和非洲的其他国家。
尽管巴西迫切希望资助这一研究,但该国也面临着一些挑战,比如该国那以效率低下而闻名的官僚机构。政府部门对山羊精液进口的禁令使得研究人员等了整整一年才将建立新种群所需的加州山羊精液样本拿到手。同时,他们也在对从加州输入的山羊奶进行实验室检测。
莫里表示,这一技术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家,“我觉得这样很好。”他说,“我们希望看到这一技术投入应用,不管使用这种技术的是哪个国家。”
巴西资助抗疟疾山羊研究
评论
14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