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时代的微革命


  把微博和革命联系起来的,是伊朗在2009 年6月围绕选举而发生的抗议。德黑兰在大选之后的骚乱消息像野火一样在Twitter上传播,并被BBC和NPR这样的新闻网拾取并在全世界予以扩散。Twitter的神奇令人惊叹:由于德黑兰封锁了手机短信传送并屏蔽了若干网站,Twitter成为伊朗人满足信息渴望和对外发声的替代网络。在伊朗的抗议进行时中,美国国务院竟然向Twitter创办人发出了一个不寻常的电邮,请求其推迟固定的全球网络维修计划,因为维修期间,伊朗人将无法登入,德黑兰示威现场的信息也无法及时传递到外部。而Twitter也听从了国务院的呼吁,将网络维修时间推迟至德黑兰的凌晨时分才进行,它承认,“我们现在成为了伊朗人的重要沟通媒介”。

  对Twitter在伊朗抗议当中所起到的传播和组织功能的分析,业已成为社会性媒体研究者的最新热门。不过,数字化抗议活动的整体场景其实更为复杂。首先,在伊朗,使用互联网的多为家境富裕的年轻人及城市人,他们多支持反对派,这较易让外界产生“伊朗快要革命”的错觉,而忽略了乡郊大量保守民众的想法。Twitter创办人之一的BizStone就承认,使用Twitter的只是一小部分伊朗人,未必能反映主流意见。其次,YouTube和Twitter这样的工具更多被用来进行公民报道,抗议活动本身还主要是由反对派候选人在线下集中组织的。

  尽管对Twitter在社会行动中的作用有高估的苗头,我们还是要承认,这一面世还不足4年的微博服务在2009年迎来了自己的里程碑。相形之下,数年前依靠中东报道一举成名的CNN却出现了异乎寻常的沉寂,以至于Twitter世界的流行风向标——一种叫做hashtag的标签——当中出现了“失败的CNN”(#CNNFail)的字样。

  这就是Twitter所掀起的传播革命,也是我说的“未来头号媒体格局初现”的含义。然而,比传播革命更重要的是微博可能带来的社会改革。事实上,在这样的一场改变中,中国推友(即Twitter友)还走在世界的前头。从舆论监督到黑色讽刺,从广州番禺反对垃圾焚烧的“无组织的组织力量”到各种明信片和彩色丝带纪念运动,所有这些,无一不反映出2009年中国推友的行动力和影响力。而这种力量,同以前推动事物发展的动力的最大的不同是,与其说它是一种伟力或蛮力,不如更恰当地将其命名为“微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