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自己记忆的闸门,从曾经的历史中可以找到答案吗?那是在上个世纪的70年代,刚刚粉碎了“四人帮”,当时却依然延续着“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的政治口号。按照多年养成的政治敏感性观察,似乎这个口号有些不可思议啊,祸国殃民的四人帮时代已经结束了,邓大人已经开始在中国政治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大的领导力。为何还要延续那样一个错误的政治口号呢?后来的权威解释是,因为人民群众的觉醒需要一个过程,政治上的转弯如果太急了,会导致翻车的。因此,只有按照政治活动的惯性继续喊上一段那些口号,等到人民群众完全醒悟了,这些政治上的迁就措施也就终止了。坦白地说,这样的解释的确是有说服力的,我们都是过来人,后来的历史证明,邓大人的政治斗争经验果然了得。毕竟,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发展极不平衡的大国说来,没有什么比大局的稳定更重要了。为了稳定,邓大人多被人骂上几天,又有何妨呢?然而,同样的解释可以用在如今的如此矛盾的社会现实吗?
显然这是自欺欺人的想法,经历了中国社会的那么多变迁,我当然懂得,社会矛盾不断激化的根源是什么。我们生活在这个社会中,怎么可能要给这个社会抹黑呢?但活生生的现实却是,中国社会已经在实现着严重的倒退,尽管经济增长还在持续,但政治生态却愈加恶化了。每年中国的维稳经费就是个吓人的天文数字,不稳定的原因何在呢,没有人去探讨这样的问题,因为没有意义。其实这也正是中国社会那么多严重的问题无法得以解决的根源所在。比如庞大的中国政府行政开支,其中尤其惊人的三公经费支出,中国公务车改革了十几年,不仅没有任何成效,而且越来越变本加厉。而这些都是纳税人的民脂民膏啊,着急、愤怒的是寻常百姓,但权力在当权者的手中握着,哪怕仅仅是削弱一点点其个人的利益,也不可能激起其任何的工作积极性啊。所以,治理腐败也好,消除社会不公也好,如果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的鸣锣开道,一切都是嘴上的功夫说说而已。
关于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如何持续深入的问题,总书记经常会提上一提,总理更是讲过多次,但这样的问题并非是口头功夫啊,不动真格的,只是讲上几句,除了应付一下民众的呼声,又能有怎样的实际意义呢?难以想象的是,我们这样一个标榜自己是所谓“三个代表”的先进政党,却仅仅是将民主挂在嘴上,公仆的观念仅仅停留在文件中,在整个社会倡导的核心价值观是官本位,在国家的所有管理层面,长官意志是压倒一切的。即便民怨难平,也仅仅是抓几个倒霉的充数、做做样子而已。每当世界出现动荡,哪个独裁者又即将下台、民主潮流锐不可当的时候,我们的外交政策,包括官方权威媒体的语气,都可清楚地看出我们当权者的心理倾向。真是不明白,堂堂的革命党人,何时将自己站到了独裁者的立场之上?蔑视民主自由的铁腕人物行将就木,我们应该高兴才是,怎么却像是如丧考妣、唇亡齿寒、兔死狐悲一样呢?
中华民族历来是忠厚、淳朴而又善良的,但这些年我们在世界上都交了一些怎样的朋友呢?那个东南亚的小国曾经被我们冠以“同志加兄弟”的尊称,但却吃着我们的大米白面,操着我们送去的精良武器与我们反目成仇,近来更是在南海一再与我们挑起争端;最令人作呕的还是那个三代世袭的亲密邻邦,就因为其名号也是打着和我们一样的徽标,我们竟然冒天下之大不违,总是将“鲜血凝成的友谊”喋喋不休地讨巧献媚。对于那样一个无视本国民众的福祉,将家族利益置于民族利益之上的封建王朝,我们甘愿与之为伍,是何道理?又如何能讲出其中真实的道理呢?我不相信这样简单的是非曲直会真的模糊不清,我们的领导人智商不可能低到这种可怜的程度,无非是以政治划线,按意识形态来决定国家的好恶。然而,他们是否应该分清政党和国家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呢?为啥要让我们堂堂正正的中国人去和那些令世界大家庭绝大多数成员都不齿的流氓国家彼此称兄道弟呢?这实在是对中华民族的极大侮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