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价值耗散规律
廖仁平
关键词:财富 财富仓库 价值 耗散
提 要:简要分析了一般消费品、耐用品、精神财富及资本财富价值的耗散规律。
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是不朽的。不同财富的价值存在着不同的耗散速度。价值的客观性与主观性决定了其价值耗散规律的客观性与主观相对性。
1 一般消费品财富的价值耗散规律
一般消费品如食品的价值存在时期一般以其营养卫生存放期为参考,其价值量一般随着存放期的延长而降低。其它一般消费品的价值耗散规律与食品的价值耗散规律相似。它们更多地具有客观性,不以任何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2 耐用品财富的价值耗散规律
耐用品的价值耗散规律比较复杂些。
1)有效存世期在数百年间的高档资源型耐用消费品如精美红木家具类等,因红木资源的日渐稀少,其价值量会随着时间推移而上升一段时期(此主要取决于人们的主观集体价值意向),但这种东西只能存世数百年,在其生命的后期时,它的价值无疑会随着时间的继续推移而逐渐耗竭(它最终还是逃离不了其必然消亡的客观命运)。
2)黄金钻石等可以存在千年万年甚至于数万年的东西,其价值的变化几乎与时间没有关系(人们在其大约百年的生命期内,几乎无法感知这种变化),所以可以认为它只与其生产开发成本及人们的集体意向有关。它的变化规律最不确定。
3)文物及艺术品的价值一般由人们的集体意向确定,时高时低飘勿不定。但在其寿命晚期内,其价值仍将逐渐耗竭,客观必然仍是最终的裁决者。
3 精神财富的价值耗散规律
精神财富的价值几乎只由人们的主观集体意向所决定,所以它们的价值变化随着人们的主观集体意向的变化而同步变化。一些具有普世价值的精神财富几乎可以永垂不朽。
即使精神财富与物质财富具有辩证关系,但因为这种关系没办法定量,所以在财富仓库理论研究的初期阶段,一般只注重物质财富而不包括精神财富。
4 资本财富的价值耗散规律
暂不用于消费而用于生产性投资的财富一般就成了资本,没有任何理由可以说明资本就一定应该获得利润。迄今为止的投资历史表明资本获得利润的时候还是多于亏损的时候,这一方面是因为人类现在的剩余财富还不是太多,存在着较多的投资空间,客观上存在着较强的投资需求,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资本贪婪剥削本能的存在。
资本财富的增值或亏损表面上看主要取决于客观经济环境中对投资的综合均衡回报水平(名义利润扣除通货膨胀损失),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资本家对资本的当期边际消费效用和未来预期的边际消费效用之间的比较,当资本的未来预期边际消费效用大于资本的当期边际消费效用时,则无论是否有名义上的利润收入,资本家仍会有投资的动机。(比如100元钱的资本,若用于当期消费,资本家的边际效用可能只有30元,而用于投资即使预期会亏本20元,但未来的预期消费效用仍有可能大于30元。)
资本的耗散表现为三种主要形式:一是直接亏损(如股票投机损失),二是折旧性转移(如机器的磨损价值转移到了由机器产出的产品中),三是资本家抽回资本直接用于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