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谐共赢的殡葬体制


构建和谐共赢的殡葬体制

任凌云 安乡县发展改革物价局

建立和谐社会需要对人们的生、老、病、死各个环节建立合理的运行机制,本章的前四节对建立幼有所教、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住有所居的体制进行细致的研究,本节将依据共赢经济学理论思想,构建一个让普通老百姓死得起,又让活人墓、豪华墓现象能够得到抑制的和谐共赢殡葬体制。

一、殡葬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殡葬业服务收费高,穷人死不起

一是殡葬用品的垄断经营中的高价销售,如有的地方骨灰盒要在殡葬馆指定点购买,一个骨灰盒进价百元以下,销售价可达数百元以上。二是有的地方对死亡者家属在殡葬场所做“白喜事”宴席时,收价高而酒菜质量低劣,而此时亡者家属无心关心这一些,也不会去和他们理论,理论了无济于事,弄得亡者家属悲痛时又增加了被宰的愤怒。三是墓穴昂贵,有的一穴墓地高的达数万元(如一些所谓的风水好的墓、“别墅墓”收价大都为399992999919999元),即使那些挂墙式的,最便宜的也在百元左右,严重违背了价格与价值规律,获取了巨额利润。四是一些环节收费偏高,接待室、停尸房、追悼大厅出租费用偏高,有的一天收费达几百元,有的殡仪物品租价也偏高等。由于很多地方收费过高,一场殡礼,少则几千元,多则几万元,比传统土葬费用支出高出许多,有的家庭甚至因此至贫返穷。高额的收费给亡者家属伤口上撒了一把盐,同时也严重违背了殡葬改革的初衷,严重阻碍了殡葬改革进一步走向更文明、更规范。[1]“死不起人”的抱怨声越来越大。

2、富人讲排场,浪费土地等资源

    全国各地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豪华墓地、一掷千金的奢侈行为。尽管党中央和国务院三令五申要求葬事从简,可是一些地方还是出现了给活人修墓等巨大的奢侈浪费行为。由于人们重视殡葬活动,所以各地纷纷出现了一些非法占地的公墓和寄思园。

二、造成殡葬业高收费的原因分析

1、殡葬业高收费的直接原因      

⑴行业垄断。垄断产生暴利,殡仪馆几乎垄断了所有殡葬及其用品的经营,原本是一项公益性事业,结果却演变成为标准的垄断行业。为什么呢?主要是因为行业管理和企业经营一家亲。殡仪馆由地方民政部门作为福利机构登记,民政部门自己收钱、自己管理;一些公墓也由地方民政部门出资兴建、销售和管理,仍然是自己收钱、自己管理。公益事业的管理者,事实上已经成为殡葬业暴利的最大受益者。因此,民政部门以殡葬行业具有公益性服务的特点,不具有充分市场化的特征为由拒绝放开管制。当然殡葬行业在某些服务具有垄断性,比如公墓的土地具有稀缺性,也容易形成垄断。

⑵价格不好管理。殡葬业价格管理分三种形式:一是政府定价,包括遗体火化、遗体接送、遗体抬运费、骨灰寄存;二是政府指导价,包括灵堂租用、恒温棺出租、火葬场休息厅服务费、骨灰防腐费、红绸布包装费、遗体整理、骨灰暂存、骨灰安葬、灵堂布置、公墓、骨灰格位、骨灰容器、食堂餐费最高控制销价;三是市场调节价,包括花圈出租、鲜花出租布置、鞭炮等。政府定价的部分由于政府定价程序中的成本监审存在缺陷,容易让垄断企业钻空子导致定价偏高,并且像这些独家垄断企业根本不把价格部门放在眼里,往往给他们定了个天价,他们还觉得定价太低,不满意,经常拒不执行。政府指导价和市场调节价的部分对企业价格的控制基本上是形同虚设。

殡葬业之所以形成现在格局,政府在管理殡葬业时违背了共赢经济学理论确定政府在一次分配领域需要做好反垄断工作,保证市场机制运行的环境的原则。我国地方政府不但没有在火葬场和公墓经营中正确管理好垄断,还在本来应该自由竞争的殡仪馆业设置高门槛保护垄断,使地方殡仪馆成为独家垄断企业。

2、殡葬中奢侈浪费之风的原因分析

一是人们经济富裕后,一些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了改变,他们追求看仙求神,引发了殡葬活动中的迷信风气流行。各地风水 先生、看阴阳宅、周易八卦层出不尽,上演着一幕幕可耻的迷信活动。导致人们之间进行攀比,也就造成了一个墓比一个占地多,一个比一个墓豪华。二是国家没有控制超级豪华墓的政策措施,简单说教根本不能够解决问题。

三、和谐共赢机制探索

1、公墓经营监管机制。

对于墓地管理也要分为几类分别管理。第一类是农村集体的公共封闭墓地,这类墓地是本村的人的免费墓地,本村人死后葬在哪里,不收费,但是外村人是不可以葬在里面的,这一类墓地政府不需要管理,这些墓地一般都会种上经济林。第二类就是一些村集体把一些荒丘卖给私人,私人又开发为墓地,这些墓地要纳入政府管理的范围。第三类就是政府规划的公墓,这类墓地要收集整理适合做墓地的荒地,扩大墓地的供应量,政府要加强管理。

怎么加强对公墓的管理呢?

一是政府向经营墓地的经营者征收土地占用税,按当地城市商品房的均价或者墓地销售价的50%征收,就高不就低,税收标准一年一定,每销售一块墓地就给政府交足土地占用税。

二是政府把墓地土地占用税用于补贴去世的人,每个人按2个平方米的土地占用税补贴墓地购置费。买的墓地面积小,自己贴钱就少,要建豪华大墓地,自己贴钱就多。

三是征收土地资源税后,墓地实行市场价。

2、建立殡葬行业竞争机制。

要破除殡葬业的行业垄断,最关键的是要权责对等,管办分离,引导公平竞争。根据上面的两种不同竞争业态,行政主管部门采取不同的方法:殡葬业存在两种竞争业态:一是公墓的土地具有稀缺性,也容易形成垄断,但是在一个地区往往有多个经营企业,属于寡头垄断业态,二是火化场和殡仪馆服务,在一个地区可以完全由市场提供,属于完全竞争业态。火葬场、殡仪馆实行完全市场竞争,民政部门作为计划经济遗留下来的行业主管部门退出管理,火葬场殡仪馆纳入工商局的管理,但是还是设置安全和环境准入门槛,经营殡仪馆必须经过安全和环境部门审核。

四、共赢分析

1、降低丧葬费用。以前乱收费主要体现在殡仪馆和墓地收费。殡仪馆是一个执行市场调节价的行业,但是其处于绝对垄断地位,从而造就殡仪馆的乱收费和垄断暴利。新模式在殡仪馆行业完全打破了垄断,实行完全市场竞争,市场机制自然就会控制殡仪馆的暴利。墓地通过收税提高墓地价格,从而减少了对墓地的需求,对墓地需求减少可以在一定控制墓地经营者的暴利行为,同时又通过补贴丧者,解决埋不起人的问题。

2、保护了耕地。新模式下,墓地的价格比原来有了显著上涨,可以抑制对墓地的需求,特别是超级豪华大墓地需求。新模式下,建一个豪华墓地比建一栋别墅还贵。通过建立墓地土地占用税的征收就可以把死人和活人征地的矛盾解决。



[1]加强殡葬业的收费管理很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