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漫产业是我国文化产业的重点建设项目之一。在政策扶植下,2004――2010年,中国动漫产量增长50倍,超过美国、日本、韩国,成为世界第一动漫生产大国。但是,好看的数字并不代表好看的作品。我国动漫产业“大而不强”问题逐渐显现。
2011亚洲青年动漫大赛上,世界各国动漫大师聚集,记者就中国动漫如何突破此瓶颈等问题采访了几位大师。
巴西动漫艺术家热拉尔多:
中国动漫要与世界接轨
在巴西,热拉尔多绝对可称为动漫界的泰斗。他的创作,把深邃的思想,悲天悯人的情怀,都化为了笔下栩栩如生的画面,在巴西,他的作品累计销售已超过1000万册,而他的作品还被翻译成多国语言,在全世界范围内销售,因此,巴西人民把他誉为动漫界国宝级的人物。
参加完开幕式的他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动漫虽然还处于发展阶段,但是中国动漫是可以非常有创意的。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其中更是蕴含了很多独有的文化,如果这些东西能被漫画所运用,中国漫画的腾飞将不会只是一个梦想。
他说,中国在漫画界已经开始踊跃出一些优秀人才,但是由于中国漫画与世界的接触不多,所以还不被外界所熟知,因此,中国漫画还需要不断地推介和提升知名度。
英国音乐动画制作人托马斯?希克斯:漫画应实现与技术的无缝对接
作为2011亚洲青年动漫大赛的特邀嘉宾,英国著名音乐动画制作人托马斯?希克斯向记者谈及了他对中国动漫的一些看法。
托马斯说到,中国动漫很有趣,在运用科技的同时,也始终保持着传统,这一点,让欣赏者非常的愉快。不过,他也告诉记者,在国外,动漫人员非常重视学习与创新,不管是在管理上还是在技术上。他认为,中国动漫还没能迈入国际先进水平的主要原因也正在于此。“所有的动漫都有相似的地方,在技术运用与创新上,中国还有待加强。”托马斯说道。
2004年,年轻的托马斯毕业于英国金斯顿大学的插画和动画专业。2006年,才华横溢的他开始崭露头角,他创作的音乐MTV在荷兰动画节上,获得最佳音乐动画奖。由于该片中尝试使用了实验性素材与表现方式,为此该片还获得了纽约国际电影技术节的最佳实验电影奖。
“将漫画与技术完美地结合,才能创作出更辉煌的成绩。”在英国、法国和意大利等地举办过多次个人展览的托马斯还衷心地祝愿,希望通过亚洲青年动漫大赛这个平台,中国能诞生更多的优秀动画人。
美国动漫艺术家加曼?海利格斯塔德:中国漫画缺乏的是故事
现任索尼影业特效制作技术总监的加曼?海利格斯塔德在包括《绿灯侠》、《木乃伊3》、《绝密飞行》、《后天》、《X战警》、《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等多部视觉特效大片中担任特效指导。他表示,“应该承认,在内容、制作方面,中国动漫与日本、美国等相比还存在很大距离。这种差距可能有五至十年。”
“我觉得对于中国的动画师来说现在是一个非常激动人心的时刻,因为现在动画产业和政府正朝着同一个方向努力着,这种情况非常有利于动画行业的发展。不过我们同时需要了解到,动画师虽然是作为一个群体存在着的,但艺术创作更多的时候是一种个体的行为。中国显然不缺少动画技术人才,欠缺的是故事,人物和真实生活的幻象。动画中,相比技术而言,故事更为重要。因为动画只是故事和观众之间连接的纽带,所以在制作动画之前你必须要有一个好的故事,没有好的故事其他工作都是枉然。”
新西兰3D模型师莱里?格里尔:
好作品难免“浪费”
在进入Weta成为概念艺术设计师和3D模型师之前,莱里是一位图像设计师,在世嘉美国和RADI工作
室担任设计师和艺术指导。深厚扎实的功底使他进入Weta后迅速成为《第九区》的主设计师之一,担任了重要的设计工作。之后他还参与了《阿凡达》的设计。现在他正忙于《霍比特人》、《疯狂迈阿密》等万众期待的电影的制作。
他表示,他所在的工作室在动漫的制作中会构建一个完整的组织系统和体系。以《阿凡达》为例,当工作室想创作一个幻想题材或者虚拟一个世界的时候,首先要进行设计和准备,然后制定必要的组织原则来指导全盘工作。在整个设计过程中,我们首先构建纳维人的衣食住行。从吃饭用的器皿、烹饪时候的风俗习惯我们都一一进行了再现。而在整个的场景布置上,我们将纳维人统一成崇尚自然的生命形态。在资料图片的展示中不难发现,很多场景、很多人物的设计在最终的电影中并未出现,但这样的“浪费”是必须的。只有前期将导演所希望的完整地表现出来,在后期的制作和拍摄中,导演才能游刃有余地进行创作。那些要拍什么,才去创作什么的做法,很大程度上会局限整个动漫产品的发展,并可能受到资金方面的影响,中国的动漫很大程度上在这方面受限。
俄罗斯动漫艺术家伊戈尔?扎多林:创作速度跟不上市场需求
伊戈尔?扎多林是俄罗斯动漫界活跃的艺术家。他除了参与动画的外包、拍摄、国内外合作以外,也参与过动画制作、电脑绘图、动作捕捉等等动画领域的工作。
他认为,10多年前,一部《花木兰》首次将中国的古代民间故事成功改编成商业动画片;10多年后,《功夫熊猫》再次品尝“文化嫁接”的甜头。现在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正在汲取中国元素拍动画,把中国热带到美国,再把美国电影热烧到中国。遗憾的是熊猫是中国的,功夫也是中国的,但“功夫熊猫”不是中国的。中国如何做出优秀的原创动漫这是个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单纯从绘画技术上讲,中国几乎有与美国、日本一样的实力,但在2D、3D的制作技术上,中国却远远落后。与此同时,在内容、制作方面中国动漫还存在距离。中国原创动漫目前缺乏的是创作。创作的速度太慢,满足不了市场的需要。
澳大利亚漫画家鲁夫?赫尔曼:
好的动漫需要洞悉人性
鲁夫·赫尔曼是澳大利亚漫画协会主席,曾出版包括小说、卡通专辑、旅游丛书在内的三十多部书籍,主要作品为儿童漫画书籍。他所创作的儿童漫画被译为德文、丹麦文、西班牙文及中文,全球发行量超过百万。
他表示,沃特迪斯尼给了米老鼠一个人类的大脑,因此它可以思考可以做决断也可以犯错误。它拥有自己的思想和自己的价值观念,这些价值观念表达出来之后就成了情感,情感又进一步引出了行动。中国动画的问题是尽管中国有很多才华横溢的动画师,但与西方国家相比,他们并不擅长创造生活的幻象,他们不习惯于制作关于人类本身和人类情感的作品。这也许是因为中国人不习惯把自己的感受告诉其他人,表达感情的方式比较含蓄。但所有的人类都有相同的7种基本的情感:恐惧、愤怒、悲伤、快乐、厌恶、轻视和惊讶。为了能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传播,中国的动画应该更多地涉及关于人类和人类生存的问题。为了得到更好的动画角色,动画师需要能更深刻地洞察人性,这样才能看见事物的真实面目。
中国动漫――离梦想开花还有多远
评论
12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