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价一度冲高至1900元之后大幅震荡回落,至目前跌至1600美元/盎司附近。与此同时,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继续走弱,纽交所原油价格跌破80大关,伦敦金属交易所(LME)场内铜上周全周跌幅超过15%,铝、锌周跌幅分别为7.31%、11.30%。
国际大宗商品回落的原因主要在于两个方面:
一是市场对欧美经济“二次探底”心存担忧。欧共体国家的主权债务危机蔓延,欧洲经济短期内非旦看不到走出泥潭的希望,其进一步趋坏的前景令市场产生新的恐慌情绪;美国经济表现出的也是就业不振、复苏乏力,但在本国债务危机缓解之后,其整体的政经局势尚属稳定。
二是美联储出于各种判断,一直没有显露出布局EQ3的意愿与行动,这一方面释放出“形势依旧可控”的信号,但也使得持续获得炒作之后的金融市场在资金面得不到增量资金支持的情况下而无法展开进一步的抬升,成为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跌落的货币层面的原因。
而在金融投资品普遍回落的当中,一个最令人睹目的现象是,黄金这一担当“准货币”职责的最主要的投资品种,其由准货币角色带动的投机功能正在弱化,而呈现出向其“贵金属本位”回归的一种倾向。
从投资功能来看,如果将黄金与世界对美国前景的信心表现进行对比,二者的走势是此消彼涨的。出于对美国经济与美国国力衰落、以及美元深度贬值的恐慌与担忧,黄金一直以来被市场投资者作用保值与增值避风港的最佳品种,有极端的声音甚至认为在国际金融秩序可能的动荡与紊乱中,唯有黄金才是拯救世界的最终的“货币工具”。在这种情绪弥漫之下,黄金受到各类资金疯狂追捧,价格长期以来反复涨升而泡沫泛起。而时至今日,虽然欧美国家经济依旧疲弱不堪,但美元作为国际货币基本储备本位币体系崩溃的局面却也没有出现。如今,黄金价格在高位震荡回落的表现,似乎反向说明投资者对美元体系“崩盘”的担忧正在缓解,而将更多的关注目光重新聚焦于经济基本面以及贵金属自身的合理估值方面。这是我们结合各个层面的信息所揭示的金价运行的深层次逻辑。
而从市场对美元贬值担忧预期缓解的局势来看,我们似乎也可以说美国国家形象的危机有了初步的转机。
与此同时,上述事实也说明,世界经济与金融体系的稳定仰赖于美国的局面并没有改变。因为黄金准货币功能的弱化缘于美元能否不大幅贬值,而美元的走向又与美国国内的经济与政治走向高度相关,由此,可以认定,世界经济与金融局势继续被美国“绑架”的局面没有改变,一旦美国经济与政治动荡、美元大幅贬值预期再起,黄金泡沫泛起的走势有可能再度上演。在几多的无耐与期许之中,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各国,需要努力的应该是调整发展战略,挖掘自身潜力,坚定地壮大自已,同时在壮大自身之中继续推进既有国际政治经济与金融秩序的优化,以及公平合理的新秩序的建立。
刊载于9月27日《新京报》,略有删节
黄金价格向“贵金属本位”回归
评论
编辑推荐
9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