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利贷是体制怪胎


  民间高利贷,这个向来被视为“非法”的金融现象,正在我们的经济体系里蔓延。被中国的银行体系排斥在外的中小企业,借贷无门,终被“逼良为娼”,走上了高利贷这条快速自杀之路,这是中国高利贷市场兴起的初始原因。而高利贷的泛滥,逐步玩起了“空手道”,直接拿高息资金进行消费,以至于出现了贫困县里的“宝马乡”这道奇特风景,这属于高利贷本身的自杀。不管自杀还是杀人,这股高利贷风潮,已经从长三角蔓延到了珠三角,蔓延到了内蒙、山西以及内地许多城市,甚至蔓延到了经济原本很不发达的农村。成千上万草根阶级卷入这场快速自杀的游戏,将对我们的社会造成深重危害。值得玩味的是,我们的政府在这股来势汹涌的高利贷风潮中,表现了极度的宽容和不作为,虽然媒体大量报道,仍然视而不见袖手旁观,任由这个雪球越滚越大。真的想不到这个上万亿资金无数投机者参与的活动最终血本无归的时候,我们的政府将如何收拾这个烂摊子?

  市场经济容忍自由借贷,前提是整个金融体系是自由开放规范有序的,资金价格是由市场供需机制形成的,市场是由法制严格规管的,但这一切我们都没有。我们的银行是国有控股垄断经营,我们的利率是全国一盘棋的计划管理,我们的资金供应取决于货币金融政策而非市场需求,整个金融体系市场化程度非常低,因此对民间借贷实行有限度管理是必然的逻辑。借口民间借贷是市场机制,具有其合理的积极的意义,而拒绝履行政府的职责,是一种严重的失职和渎职。如果任由高利贷市场走火入魔泛滥成灾,不仅严重伤害中小企业和实体经济,而且将为社会的稳定埋下祸根。民间高利贷泛滥实际上是一个明显的信号,表明实体经济资金短缺通货紧缩已经到了一个十分严重的程度,需要对过度紧缩的货币政策作出必要调整了。如果我们还是坚持紧缩再紧缩的“一根筋”思维,中国经济受害的将不仅仅是高利贷泡沫,中小企业的大面积倒闭将造成新的失业浪潮,从而使中国的民生状态迅速恶化。

  到底是什么导致了民间高利贷的兴起和泛滥?过度紧缩的货币政策无疑是直接原因,而僵化的封闭的非市场的金融体制是导致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我们的银行体系,由于还是国家控股的一统天下,因此对国有企业有着先天的偏好。信贷宽松时,大量贷款通过银行流入了国有企业,而中小企业很难分到一杯羹;信贷紧缩时,银行仍然要保国企这个大客户,首先受到压缩的就是中小企业,这就是为什么一方面是流动性泛滥,一方面是流动性短缺的基本原因。中国的民营经济虽然承担着全国70%以上的就业,创造着70%以上的国民生产总值和60%以上的税收,但从来就没有被我们的金融体系所接纳,成了游离于体制边缘的私生子和流浪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主体说”和“补充说”,是它们被打入另册的最冠冕堂皇的理由。另一方面,由于长期经济发展,私营部门包括个人手中的富余资金越来越多,而股市挤泡沫,房市压房价,流通领域打击投机等等举措又使得国内的投资领域极端匮乏,巨量游资难觅出路,两种机制共同作用,就为高利贷的兴起和泛滥提供了契机。这个由体制机制滋生的产业毒药和社会毒药,正在我们的经济和社会体系里横冲直撞,制造着更多的畸形和混乱,而最终的结果其实是不难想象的:终于有一天,政府以民众利益捍卫者的身份站出来,加以取缔和打击,义正词严雷厉风行,更多的人锒铛入狱倾家荡产家破人亡,整顿的成果被当作政绩大肆宣传,而没有任何人知道,到底谁是这一现象的始作俑者。

  如此这般的恶性循环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政府目前的不作为和未来可能的“一锅端”,都不符合实体经济和民众的利益。当这个畸形的体制怪胎出现在面前的时候,我们应当究其真实的原因,并从体制改革入手,从根本上消除其滋生的土壤。让我们的市场规范起来,让我们的市场参与者平等起来,让我们的金融体系成为一个公平的开放的有序竞争的体系,这种高利贷奇观就不会一再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祸害我们的经济和人民。我们目前的状态是,不该管的全都管住了,而应当管的一样都没有管好。中国人民承受着世界上最沉重的税负,却养活了一群神经末梢都失去感觉的官员,社会终端的管理(日常监管)处于低效甚至失效状态,导致各种安全事故频发,丑恶现象昔起,这难道还不值得我们深思么?

  借用邓小平的一句话:不改革开放,就是死路一条。

  草根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