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断想
昨天下午学习王东京教授的专题讲稿,今天还在思索读书一事,现摘录《思维与智慧》2007年17期 原文1100余字。与大家共勉。
书可以怡情悦性,解闷消愁;也可以探赜索隐,借以增长智能。打开书,那些啼叫着的文字,会扑棱棱地飞进我们的灵魂,教我们以种种精美的飞翔方式……
一、读书是一种聆听。每本书都是一个寂静在那里的生命,每篇文字都是一个人的倾诉和呐喊。我们感受到的不仅仅是知识、学问、眼光、见地,更有作者人格的魅力、风骨的傲然和境界的高远,这些难以寻觅的稀有元素,在潜移默化中都有可能融入我们的血肉,植根于我们的灵魂,从而厚重我们有限的生命历程,茁壮我们浅薄的思想,拓展我们狭小的生存空间。
二、读书是一种呼吸。那富有社会正义感的文字,“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那侠骨柔肠、博爱众生、代表社会的良知的文字,又能“敢遣春温上笔端”,在弥漫着油墨书香的文字中,我们感受到心的律动和血的温脉,也品味着人生的细致与精美。
三、读书是一种沐浴。书是一池清水,一本本的书就是一泓泓清澈的泉水,我们怡然的将自己浸泡其中,荡涤着浑身的污垢。书里乾坤,纸上心迹,记载着前人的智慧与学识,涵养其中,浸润其里,让书的清泉洗涤一下我们锈蚀的大脑,有可能让我们远避世俗的侵蚀,少一点浮躁,多一分清纯,少一点庸俗,多一点儒雅,提升精神的品格,渐达高远的境界。
四、读书是一种登攀。山登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无限风光固然令人艳羡。一本本好书,一篇篇妙文,都是我们攀登思想之巅的台阶。很多时候,也是我们越过坎坷,飞出人生困境的羽翼。甚至,读书还可以成为“划分文明与野蛮人的界限”。
五、读书是在养气。读不同的书,养不同的气,“韩如海,柳如泉,欧如澜,苏如潮”。孟子的浩然之气、项羽的豪气、李白的锐气、文天祥的民族正气、朱自清的民族骨气……都可能在阅读与浸染中充盈我们的血管,饱满我们的灵魂,从而让我们俯仰于天地之间,成为一个能挥毫泼墨而大写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