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二代”7.3亿进驻厦门 在海沧打造厦门“钢都”


    称霸长三角、控制上千亿元钢材交易的宁德周宁人,把钢铁市场开到了厦门。

  位于海沧保税港区的海沧国际物流大厦,昨天正式由周宁人 “接手”——海沧沪金钢贸城开业,钢贸城大楼共13层,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共有办公室180余套。据了解,这将是厦门最大的钢材物流贸易中心,堪称“钢都”。

  钢贸城经营管理公司三大股东周毅、肖兴、徐天亮,都是“80后”。其中任董事长的周毅最年轻,1982年出生。

 周宁人的钢铁行业霸主地位,始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2009年,已有近6万周宁人在上海从事钢材贸易,控制上千亿元的建筑钢材交易,占批发份额约70%。

  周宁县委常委、统战部长蔡文娟介绍,目前周宁人在全国进驻了2000多个钢铁市场,开设2万多家钢铁公司,每年交易额超3000亿元。而周、肖、徐三人便是其中之一,均在上海有独立的钢铁公司。

  和老一辈不一样,年轻周宁“钢二代”视野更宽阔、学历更高。以周毅为例,他毕业于仰恩大学,学的是财务管理,早在2008年就构思进驻厦门。

  之所以选择海沧保税港,周毅坦承,是出于成本的考虑。“钢铁主产区在北方,如果能利用厦门的港口优势,直接把钢材从天津运到厦门,成本会降低30元/吨。” 这对于供不应求的福建市场来说,极其有利。“老乡帮老乡”是周宁做大钢铁市场的一大原因,但在周毅看来,他们这一代更热衷于抱团出击。

  事实证明了这种抱团的力量。甫一开业的钢贸城,就已经有56家周宁的钢铁企业签约进驻,注册资金7.3亿元,意向入驻的企业超过80家,开业现场到处是年轻“钢二代”的身影,“钢一代”则在一旁压阵。

  根据钢贸城的筹划,钢贸城一期建成后,将有180家钢贸公司聚集,总注册资金超15亿元,钢材年销售额数百亿元,创税上亿元。

  现有的钢贸城旁边,将配套建一个5000平方米的货场,作为钢铁现货交易使用。周毅的期许是,二期通过市场扩容,规划建设集仓储、加工、物流、交易、生活、服务等功能,预计可容纳500家新型钢材企业,年交易额800亿元。

  昨天,海沧及周宁官方代表均出席,资金来源于周宁的担保公司同时亮相,一大型国有银行业代表到达。

  “这些年轻人不简单。”一名参加开业的人士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