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学生因献血失明,血站因何“失明”?


一周前,宁波的肖先生来到宁波市中心血站,希望血站能够给他的女儿晓慧(化名)一些补偿。然而,他得到的答复依然是领导很忙,对方避而不见。像这样的闭门羹,已经吃过几次了。宁波市慈善总会也以条件不够为由,拒绝了肖晓慧救助的申请。肖先生很不解,女儿是在献血后,因头晕摔跤,才造成左眼致残的。为了治病,家里已经花费了5万多元,接下来的手术治疗,还需7万多元。但是,没有一个部门表示将给予一定赔偿或救助。而刚刚从失业阴影下走出来的晓慧,倒是对未来充满希望。她说,她对那次无偿献血并不后悔,以后有谁需要帮助,她还会付出爱心。(2011-09-14 今日早报

要说现今是一个令人恐惧的时代,几乎没有人不信。一是老人倒地无人愿扶,社会诚信 “一文不值”,全民道德恐惧感骤然上升;二是全国各地供血紧张,一些可手术相应被推迟,血荒再次对人民的生命造成极大的威胁。然而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宁波女大学生肖晓慧的爱心奉献依然未能得到官方的理解和认同,面对肖晓慧沉重的债务负担和终身残疾的悲惨命运,宁波市中心血站以及其他部门都无一例外地选择了回避。怪哉,肖晓慧是因为献血献爱心而导致的失明,宁波市当局及其相关部门的“集体失明”又是从何说起,折射出了一些什么问题呢?

老太太跌倒无人掺扶,那是市民道德滑坡的表现;宁波血站及所有部门都不理会晓慧的救助申请,则折射出了现实的残酷并揭示了市民道德滑坡的根源。晓慧一家不过希望血站或政府给予一点经济补助,可血站不想理会,其他政府部门也拒绝伸出援助之手。如此麻木和冷漠的社会大背景下,谁还敢做好人做好事?谁还敢献爱心献热血?

我们献血到底是为了什么?救死扶伤、关爱生命!于是,在献血光荣奉献爱心的猎猎大旗之下,我们无偿献出了滚烫的鲜血。而当义务献血者故发生了事故,希望能够得到一点适当的补贴或报销时,换来的却是一次次、无限期的拖延推卸和一张张面无表情的、丑陋的嘴脸,被他们又一次次无情将你拒之门外。面对晓慧的遭遇,我们不禁试问:献血者就不需要救治?献血者的生命就不值得关爱么?

只是一味地强调人心觉悟奉献精神而将献血者的生命视为草芥,这是不道德也是令人心寒的;只是一味地强调普通人群的社会道义而不能彰显政府的关爱与“道义”,这是社会道德的亵渎更是对人性的摧残。与对未来充满希望、“以后有谁需要帮助,还会付出爱心”的晓慧相比,宁波血站以及相关方面的态度太过于卑劣、太过于让国人失望了。

无偿献血的鼓励措施不能落实到位,献血的人肯定会寒心。一边是全国经常性地闹血荒,一边却是类似晓慧事件的一再发生。我们真的不晓得,在冷血与热血面前,我们到底是该做个热血滚滚的好人,还是该做个无动于衷的冷血之人!

(李吉明2011915日于河南新乡 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