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两年,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初告建立。作爲基层医疗改革的重头戏,基药被赋予太多期望,降药价,惠民生,逐劣厰,还要为「以药养医」破冰。以行政手段理顺市场乱象,难免有鞭长莫及之处。九州通医药集团业务总裁耿鸿武做客本期节目,检视基药改革的得与失。
点:日前医改办宣布,已经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09年开始的试点相比,最大的亮点是什麽?
耿:基药制度从09年开始实施,覆盖率最早设定为30%,而目前所有的政府医疗机构,都已实现了基药「零差价」销售;还有一些省像安徽、黑龙江,把基药制度扩充到了村卫生室,像河南、四川也规定了高端医疗机构基药的使用比例。
第二个亮点主要是在2011年安徽模式的推广,现已成爲全国招标的规定动作。主要有八大要点:以省为单位、双信封招标制、量价挂鈎、招采合一、单一会员承诺、统一结算、只招生产企业不招商业企业、生产企业对配送企业负责、允许转配送、全程电子监管,全国目前已有25个省沿用了这一模式,虽然方法不完全相同,但基本都是按照这个标准来执行的。
第三,和2009年相比,2011年的基药中标价逐渐接近在未实施招标前的市场供货价格,中间高价药还有一部份,但是总体降了25%。
第四是配送环节全部让给市场。09年配送商主要是通过市场招标进行选择确定的,2011年由生产企业自己选择,这允许了转配送的现象存在,第三方物流得到了发展机会。
第五是明显增加报销比例。医改中规定基药要明显高於非基药,各地都在落实和实施,平均可报销60%~70%。
点:基药市场有多大?
耿:2010年全国有7000亿元的药品总量,基药约占30%,也就是2000多亿。其中基层医疗机构占了80%左右,20%在零售药店。所以,基药虽然降价,主要是心理上的冲击,很多企业还是把主要精力放在非基药的推广上。而且基药企业要扩産,还得取决於药品批文。
点: 从6月份的招标结果来看,爲什麽很多企业出现减价竞标?就您的观察,减价是主流吗,减价的都是什麽药?
耿:减价招标是政策导向问题。双信封的主导思想是,先通过技术标的评审,质量上国家先把关,把一些不合法经营、规模小,或者产品质量曾经出现过问题的企业先排除在外。剩下的企业通过价格竞争,也就是商务标评审。
对於以基药为主的企业,市场份额就显得很重要了。因爲单一货源承诺规定,一种药品的品种规格,一旦中标就获得独家供应全省或某划定区域内所有公立医疗的资格了获得资格,很多企业可能走低价路綫,但是不存在亏本竞标。医改以後企业竞争主题是六个字:竞资格、争份额。
点:操作中也发现个别机构报价偏高,爲什麽会这样?
耿:报价偏高还是比较严重的。由於医院不愿意用便宜药,一旦产品低价中标,产品利润空间不大,就算中标也会慢慢消失,但不中标就失去了资格,两者不过是消失的快慢之分。
点:什麽是「零差价」制度?谁能从中受惠?
耿:「零差价」是发改委在实施基本医药过程中的一项指定政策。医疗机构或药店必须以药品原始中标价卖给患者,中间不允许加价,原来可加15%。政策希望让老百姓少花钱买药,但实际上无法消除医院涨价的动力,因爲基本药物的中标价格,明显高於「零差价」实施之前,因此“零差价”只是解决了医院原有的15%的价差问题,涉及到15%以下的部分则是明降暗涨。同时,医疗机构内部存在「药品价格越高越好卖」的潜规则,使得廉价产品因医疗机构不使用而消失。按照上述三个问题,老百姓真正的受益程度远低於政策预期。
点:基药政策已普及到城乡卫生院,零差价会影响他们的生存吗?
耿:目前的基层医疗机构实施的是收支两线管理模式,所有费用开支均由国家承担,所以不存在很大的经营问题。基药政策的本质是想切断医院的经营过程中药品的盈利收入,只是在实际操作中还有很多问题需要去解决。
点:发改委将会对药物进行全国统一定价,您预计将如何操作?
耿:如何去监定质量是最大的难题。发改委将早前公布的41种药物减少到30种。徵求意见稿中描述到:多次招标,供应充足,价格基本稳定的前提下,药物中的独家产品可以设定为统一定价产品。
正在制定执行的服务评价,都没有明确的定量标准;而且质量分层无法保障产品的质量,相反沦为高质量产品抬高价格的理由。
统一定价不见得是最好的政策。不如只制定最高价格限度,通过招标实现价格动态调整,逐渐使价格走低。但是现行的价格体系中,医疗机构不参与药品价格管理体系,仅仅赚取差价。医疗机构既没有担药品价格的责任,又没有降价动力,药品价格实际上无法降下来。
点:怎麽看「以药养医」现象?
耿:把所有问题都归结到「以药养医」是不对的。因为医院需要收取一定费用来维持正常运转与成本支出。在政府财政补贴不到位的情况下,药不「养」也会有其他来养,所以当药费比下降的时候,仪器比就增高了。
点:基药制度建立之後,零售药业的发展趋势有什麽变化?
耿:零售药业的市场依然巨大,因为在医保定点药店,药品支出是可以报销的。未来连锁经营将成为主要模式,而非医保定点药店会面临一定压力。最近商务部发布的「十二五」 规划提出「批零一体化」,鼓励批发商进入零售领域。零售行业要进一步转型,包括调整品种结构、经营策略、经营方式。预计兼并速度会加快,大企业较有利,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只有4条路可选:被兼并,形成自我联合体,并入厂家或者下游,或者乾脆走专业化路线。
新城财经台多媒体频道《点金大中华》
播出时间:逢港股交易日下午四点三十分
主持:高亚雯 张晋 文炳森 陶沙
基药改革得与失
评论
18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