菅直人离职与日本政坛变局(8月30日)


  菅直人终于辞职了,虽然内心是老大的不情愿,在民意支持率下降到20%以下的最尴尬的时候,都表示即使支持率不足1%都不会辞职。

  前外相前原诚司、财务大臣野田佳彦、农林水产大臣鹿野道彦以及前国土交通大臣马渊澄夫已先后宣布参选民主党代表,经济产业大臣海江田万里也有意竞选。

  面对这一结果,大家一致的意见是:菅直人早该下台了,只不过日本的地震与海啸动荡之下,不能没有救火队员,更不能没有人承担责任,所以,还是暂时把他留在首相的任上,让其受到各方面舆论的口诛笔伐吧!

  但菅直人所做出的承诺不能不算数。既然他所力推的《公债发行特例法案》、《特别国债发行法案》和《再生能源法案》这三个法案均已成功通过,两个议案都已经被全票通过,海啸所引发的核危机的救火队员的角色也不能让他总是赖在台上,因此,菅直人也就没有什么理由再留任了。

  菅直人离职,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做的不够好,但又并不单纯是他做的不好。

  要做日本这样的国家的首相也难,其难度不仅跟中国这样的特殊的政治与社会环境相比,就连美国那种相对宽松的政治环境,都可以说是日本政客们的天堂了。

  因为在日本,不仅议会分别由不同的党派把持,而且议会对政府有绝对的生杀大权,对你不满意你就没有道理再留任,在本党内部得到的也不是支撑,而是掣肘。因为党内的小团体派系林立,稍微有些势力支撑的其他政客,就会依托其在党内的“民意”,随时都想取而代之。

  日本每个政客内心的梦想都是先做党魁再做首相。这就使得日本同一党派内部更多的不是协作关系,而是竞争关系,比如这次据说就是有九派势力都意欲争取掀翻菅直人政府,并在他下台之后,取而代之的,虽然其中有四个后来自我感觉没那实力,打了退堂鼓,但依然留下了五支力量,对首相宝座虎视眈眈。

  加之在日本的首相实际上就是党派内部以及内阁阻止的大家族长,或者是要为每个学生的操行评语负责的班主任。每位首相要为自己所选聘的内阁成员“负责”。自己的执政团队中的任何一个人的身上有瑕疵与污点,都会被议会、在野党、以及社会民众抓住不放,并穷追猛打,不仅当事的内阁阁员要引咎辞职,作为首相也要承担连带责任。

  这就更使得日本的首相成为操心费力,而且还会招致以德报怨的尴尬位置。

  日本在21世纪开始的这11年之间,十年之内换了七位首相。这个已经成为历史,倒是那个由于每年都参拜靖国神社,并在全亚洲人民心中臭名昭著的小泉纯一郎在位时间超过五年,其他的都是在一年之内就离职而去。从2010年6月开始计算,菅直人坚持了14个月多,也算是执政时间比较长的了。

  我们没有必要为菅直人的离职无奈与日本政坛的动荡而有任何悲天悯人的情怀。那实际上是对中国这样政局稳定的国家与政府的利益盘剥重要手段。

  关于这一点,我在从2008年开始,多次在文章中深入说过。

  职业是理性的取舍,而不是用感性去维系,政治更不讲情面,在国际之间的利益纷争,更是难以形成真正的国与国之间的利益联盟。

  菅直人离开后,会怎么样?

  有人分析,不管是谁继任,都难以支撑超过一年的时间。

  本人认为,这个论断有一定道理。

  民众的心理预期是一个因素,你的前面几任首相都做不久,凭什么要多给你机会,让你做久了?!

  政局的换届选举机制是另一个因素,毕竟民主党在日本是相对比较弱的党,只是由于一直在执政的自民党让日本民众“寒心”了。所以换一个政党上台执政,就相当于在饭菜上换个口味。

  而且客观地说,日本所处的内政与外交都不容乐观。

  在内政方面,经济持续疲弱,就业形势不乐观,而且穆迪将日本的主权信用评级再次下调,到了跟第三世界相类似的水平,灾后重建又需要大笔的资金支撑,所以财政吃紧,难以有足够的力量去拉动国内的经济回暖,就会形成高债务与低财政收入之间的矛盾与恶性循环,赤字提高势必会引发日元的信用评级持续下调,债务成本逐渐上升。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更何况日本这样的经济体!这是曾经是全世界第二大的经济体,虽然在中国跃升第二之后,有可能会持续下滑到世界第五!在如此状况的国度“当家”,就更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在外交方面,日本一面反华,一面亲美、同时强兵,并一直试图修宪,在争取赋予日本自卫队向海外驻军的同时,以恢复自己在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地位。这几方面貌似不相干,但却有内在的联系。

  在反华方面,对钓鱼岛的争夺,对包括钓鱼岛在内的25个岛屿国有化方面,在加强西南海域安保等方面的态度与实际行动不言自明;同时美国更是日本在东北亚事务中,在针对中国、韩国、俄罗斯的岛屿争端中摆脱被动地位的重要力量;而强兵更是美国乐于看到的,那意味着日本继续在军事上增加投入,不管是购买舰载机、研发无人机、充实自己的航母力量,还是其他手段,同时日本人拉着美国重返亚洲,更符合美国人的利益。而日本在联合国“入常”,美国作为战略盟友,也是举双手双脚赞成的,那意味着美国在国际政治话语权,军事实力的增强,在战争方面,更可以让本土士兵之外的人去充当炮灰,何乐而不为?!

  所以,即使如老妈那样对政治与国际局势不感冒的人,都认为,在日本做首相,谁都做不长!

  而菅直人的继任者,日本财务大臣野田佳彦在8月29日举行的民主党代表(党首)选举第二轮投票中反超经济产业大臣海江田万里当选新党首,将出任下一任首相。

  野田属民主党内年轻议员组成的“野田组”核心人物。与前原诚司一样,野田主张日本行使集体自卫权,也被成为“亲美派”。他在领土问题上对华态度强硬,并认为“甲级战犯并非战争罪人”。野田在对外方面以及军事方面是一个“强硬派”人物。他出身军人世家,其父是日本陆上自卫队最精锐的第一空挺团(空降团)自卫官,而野田从小就在千叶县船桥市的自卫队家属大院里长大。

  野田还主张日本对亚洲进行军事利用,积极主张日本应该制定《安全保障基本法》和《紧急事态法》。他对华颇为强硬,曾称“中国没有资格来对‘冲之鸟礁属于日本’说三道四”。

  据说2009年鸠山内阁曾有让其出任防卫大臣的想法,但考虑到他的主张恐引起争议,最后作罢。野田在历史问题和外交上的强硬姿态,在民主党中显得颇为异类,他是民主党中少数坚持参拜靖国神社的议员。

  假如说菅直人尚且能拥有农民的出身背景、不参拜靖国神社、而且放开与中国加强贸易与投资方面的领域与规模,尚且可以跟中国保持相对友善的关系,那么野田佳彦上台呢?我们可以断定几点:

  1、肯定加紧对中国的军事威胁与在第一岛链对中国的封锁;

  2、肯定加紧对中国、韩国、俄罗斯在岛屿争端方面的挑衅行为;

  3、肯定加紧与美国、韩国之间的安保联盟关系;

  4、肯定图谋进入南海事务,并在美国在南亚事务的军事存在力量。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利益出发点。

  我们的利益导向并不是单纯而幼稚地从对方的角度,设身处地地考虑让其不至于太悲惨,而是我们自己的国家与国民,如何能尽量争取利益最大化,损失最小化,防微杜渐,未雨绸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