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是制造业的基础工艺装备,被称为“制造业之母”。由于模具的技术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产品的质量、新产品的开发能力和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模具生产技术水平的高低,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产品制造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模具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在电子、汽车、电机、电器、仪器、仪表、家电和通信等产品中,60%~80%的零部件都要依靠模具成型,75%的粗加工工业产品零件、50%的精加工零件都由模具成型,绝大部分塑料制品也由模具成型,模具生产制件所具备的高精度、高复杂程度、高一致性、高生产率和低消耗,是其他加工方法所不能比拟的。模具又是“效益放大器”,用模具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往往是模具自身价值的几十倍、上百倍。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加快,世界性的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速度不断加快,国内区域间生产要素也出现了快速流动趋势,经济实力雄厚的“长三角”将率先成为产业和资源转移的重要基地,这给宁波市制造业的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也为宁波市建设一个高起点、多功能、集约化的模具产业集聚基地提供了必要条件。
宁波市模具行业经过“十一五”期间的快速发展, 其总体规模、技术水平、生产装备、经营管理都有了很大地提高。据国际模协秘书长罗百辉介绍,目前宁波市规模以上模具企业(且模具为主业)家数近100家,资产总计近50亿元,年均增长80%以上,剔除规模以上企业家数增加的因素,年均实际增幅40%;销售收入20亿元以上。如果加上大大小小规模以下模具企业以及模具为非主业的企业,到2009年底,仅余姚、慈溪、宁海、北仑、象山等宁波市五大主要模具加工区域模具加工的企业近10000家,从业人员达20万余人,模具产值达到150亿元,商品模突破80亿元,其中模具出口20亿元,五年平均增长率超过25%。罗百辉表示,宁波市模具行业经过“十一五”期间的快速发展,区域特色更加明显,宁海的大型塑料模、北仑的压铸模、余姚的精密塑料模、慈溪的家电模、象山的铸造模、鄞州的汽车零部件模等特色模具在国内已有较大影响。国家有关部门还分别授予宁海为“中国模具生产基地”,余姚为“中国轻工模具生产基地”,北仑为“中国模具之乡”。也有按各地模具特色称北仑为“压铸模之乡”,余姚、宁海为“塑料模之乡”,象山为“铸造模之乡”等,宁波市被授予“中国模具之都”。
经过“十一五”时期的不断发展,宁波模具行业出现了一批象宁波双林精密模具有限公司、宁波德业精密模具制造有限公司、宁波合力模具有限公司、宁波远东制模有限公司、宁波北仑车灯模具电器有限公司、宁海县第一注塑模具厂、宁波横河模具有限公司等那样生产规模大、产品质量高、设备先进、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的模具龙头企业,他们提升了宁波模具的档次,有力地提高了宁波模具行业的知名度。目前宁波模具行业有6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6家省、市级高新技术企业,2004年,全国58家产值超3000万元的模具企业中宁波有9家,全国39家人均模具产值超20万元以上的企业中宁波有7家,全国2003~2005年享受增值税70%返回优惠政策的166家企业中宁波占36家,这些企业为松下、福日、东芝、日立、三菱、爱普、别克、美联以及海尔、长虹、一汽、奇怪、东风、大众、小天鹅、荣事达等国内外著名企业配套服务,已具备一定的国际竞争能力,它们的模具还出口到美国、日本、韩国、意大利、土耳其、巴基斯坦、荷兰、瑞士和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在国际上也享有一定的竞争能力。
目前宁波市模具行业的生产方式发生了很大地转变,CAD/CAM技术、电加工等先进制造技术的应用更加广泛,不少企业引进先进的模具设计制造软件如UG、Pro/E、Cimatron等,模具标准件使用率有了一定提高,热流道技术的应用比较普遍,气体辅助技术和CAE技术开始在部分企业中应用,优质模具材料使用比例明显提高,企业生产装备的技术水平不断进步,加工中心、电脉冲、线切割、合模机、三坐标测量仪等现代化的加工设备在质和量上都有较大提高。据不完全统计,宁海、北仑、余姚、慈溪、象山五大区共拥有加工中心近3000台,其中日本、德国、瑞士等国家生产的高精密度模具加工设备300余台。
企业创新意识强烈,生产中大力推广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广泛采用各种先进的设计和制造技术,重视模具研发工作,迄今共成立省级企业工程技术中心5个,宁波市级和县市级企业工程技术中心各4个。
企业积极追求新的管理模式,一些大企业在管理中主动引入先进的管理软件和管理理念,努力改变传统模具企业的管理格局,通过IS09000认证的企业日益增多,有些模具企业已率先应用了ERP管理软件。
企业市场意识增强,提供最好的模具参加国内产品展览已成为许多企业的共识,参加国外展览会、专访国外客户、参观国外模具企业,由此得到市场信息和发展启示的企业逐年增加;品牌意识增强,立足市场,提高产品质量、开发新产品、创优质品牌已成为许多大企业发展的最基本手段。
宁波铸造模具在全国享有盛誉,仅象山地区铸造模产值就占全国铸模一半以上,所以有“铸造模具看象山”一说。宁波铸造模具精度达到公差0.05mm,寿命达15万次以上;已为沈阳三菱、上海大众、上海通用、康明斯、北京现代等著名品牌发动机厂生产缸体、缸盖铸造模具。其中合力生产的“三菱4G6进气歧管”、“通用CAMI下进气歧管”等铸造模具被中国模具工业协会评定为“具有国际水平模具”;合力生产的“4G6发动机缸体模具”被国家科技术部等四部季审定为“国家级重点新产品”;合力品牌“HLGY”铸造模具被宁波市人民政府认定为“宁波市名牌产品”。
技术求精,管理求新。宁波合力模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聚“精”、“新”合力,促企业发展,成为中国模具行业龙头。该企业“引进来”和“送出去”两步走,在高薪聘请专业设计开发人员的同时,将企业技术人员送到高校培训,全面提升企业软实力。
公司还与西班牙AK公司等国际品牌模具公司切密合作,实现互利双赢,提升企业产品综合竞争力,特别是发动机缸体大型压铸模具的开发、设计能力近年来得到大幅跃升。目前,该企业为全国近百家铸造企业提供配套服务,并与上汽、一汽、华晨等多家汽车生产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部分模具产品出口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国,连续10年实现模具销售全国第一。去年,该企业实现产值1.8亿元,再创历史新高。
目前,合力模具已形成一个占地面积41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8000平方米,拥有固定资产1亿元,员工218人,年产值2亿元,集模具开发、设计(包括铸造工艺设计)、制造于一体的专业化铸造模具生产基地。采用CAD/CAE/CAM/CMM技术开发、设计、制造的各种压铸模具、低压铸造模具、重力铸造模具、砂型铸造模具,覆盖汽车、电机、机床、水泵、阀门等行业。
“当前模具工业凸显向高速度、高精度、高性能方向发展的新趋向,发达国家模具企业‘近身竞争’,本土模具工业必须加快技术品牌升级步伐。”樊董秘告诉前来考察的国际模协秘书长罗百辉,合力公司还设立由50余名工程技术人员组成的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专门从事新技术、新产品开发。去年,该企业设计生产的1.8L发动机缸体模具和变速箱壳体模具获得国家“精模奖”,这是该企业第六次获此奖项。另外,公司生产的三菱4G6发动机缸体模具和1.9升汽车发动机铸铝缸体模具,被评为国家级新产品,而广汽1.8L发动机缸体模具也正进行新产品申报。
象山铸模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县内有居全国同行同类的第一位的铸模企业,罗百辉表示,“十二五”期间应以此为基础,抓住汽车业发展的良好机遇,以营造“象山模具”的优质品牌、开发高难度大型铸造模具为目标,通过建立模具设计研发中心、模具表面处理中心、原辅材料及附件配送中心、人才培训中心、信息服务中心等完善模具行业相关的配套条件,建设规划面积600亩,总投资达8亿元以上的象山铸造模具基地,吸引县内企业扩建落户的同时吸引国内外模具企业来基地投资创业,形成毛坯、模架、加工、热处理、标准件等专业化工厂相互合作并与周边模具发达地区相呼应的模具产业集聚地,进一步扩大国内外市场占有额,提升“象山铸造”的国内外知名度。罗百辉指出,象山应确保铸造模具在全国同行中优先地位的同时,形成以大型精密铸造模、塑料模具为主导,以高精度刀口模及金属压铸模为新增长点的产品结构多元格局,进一步扩大象山模具在全国的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宁波合力模具有限公司、象山同家铸造模具厂、宁波华众模具制造有限公司、宁波强盛机械模具有限公司、象山永安机模厂、宁波锦泰机模有限公司、象山金丰模业有限公司等若干家实力强、潜力大、经营者素质好的企业可作为重点扶持对象,通过提高这些龙头企业的技术水平,增强高水平模具研发制造能力,扩大生产规模,带动全县模具行业向更高层次发展。
宁波象山合力模具自主创新打造铸造模具基地
评论
6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