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别把自己当外人


  上文谈了华尔街人的薪酬,为何要用一篇文章来介绍呢,因为现在还没有进入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社会,收入影响着人的就业、进而事业上的选择。上文提到华尔街人从起薪开始就比其他行业高,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加,收入更比美国其它行业高出几倍。于是吸引了无数“天才”献身华尔街。

  而在欧美生活多年的中国人,聚在一起常常谈论的话题,就是抱怨难以融入主流社会,他们时常会说出国虽然得到了天空,却失去了大地,无论过去多少年,却依然好似“边缘人”。我认为,这其实只不过是每个人的心态而已,只要不把自己当外人,认同大众普遍认同的价值观,你就已经融入了主流社会,因为所谓的“主流社会”就是由普罗大众组成的。

  不过在欧美,不同阶层倒是可以按照收入之多寡,以及从事什么样的职业来确定。那么美国社会阶层是怎样划分的呢?六十年前,美国社会学家威廉姆华纳提出了社会划分理论可以参考,他把美国社会阶层分成了上、中、下三层,每层之中再有上下之分:

  1.“上上阶层”(Upper upper class),是指那些古老传统的名门望族,如洛克菲勒、范德比特、摩根、肯尼迪等家族;

  2.“下上阶层” (Lower upper class),是指那些新贵,如企业家比尔盖茨、金融家巴非特、华尔街大亨,以及电影、体育明星等;

  以上两类人数不多,占美国人口1%到2%,也就是所谓的“上流社会”。

  3.“上中阶层”(Upper middle class)是指专业人士,包括硕士博士、医生、律师、会计师、工程师、科学家、银行家、公司高管、中小学校长、大学教授、船长、建筑师、作家、艺术家等等。我们广大的留学生其实一般都能归类于这一阶层,不知大家看到这儿是否有所欣慰呢?

  4. “下中阶层” (Lower middle class)是指较低收入的白领,(但不包括蓝领工人);如警察、消防员、中小学教师、护士、政府工作人员、办公室职员、技术员、和小企业家等;

  5.“上下阶层” (Upper lower class)是指那些蓝领工人,也被称为“工薪阶层” (Working class)。

  以上三层构成了美国的中产阶级,占到人口80%以上,也就是所谓的主流社会基本构成,是美国的中坚稳定因素,不过遗憾的是,这次金融危机使美国中产阶级在迅速地缩减。

  6.最后是“下下阶层” (Lower lower class),指那些靠社会救济生活的无家可归、无业游民等等。他们在社会的最底层,大约占人口10%,这次金融危机使美国这个阶层迅速壮大。也就是我在前面曾经提到的,美国中产阶级离穷人只有三个月的距离。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同一阶层的人一般会有类似的价值观、兴趣志趣和行为准则。他们通常也会展现出相同的喜好、类似的生活方式和购物行为,以及待人处事的态度。比如不同阶层所阅读的报刊杂志也不尽相同,下层和工薪阶层喜欢八卦小报;中层阶级喜欢时尚和有关名流的杂志,而上层社会则倾向于文学、旅游和新闻类的期刊。社会阶层的差异还会伴随观念的不同,由于篇幅有限,这里就不一一尽述了。

  多年来,欧美社会大多是呈现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结构,中层人数最多,上层和底层人数相对较少,这样的社会最为稳定和谐,这点值得中国学习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