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随笔的随笔


关于随笔的随笔

宋圭武

随笔就是一种散漫。自由是随笔的本质。在自由中,随笔寻求一种创造性。鲁迅是随笔的高手。能写好随笔的人,其实是需要一种境界的,不是一般的人都能写好随笔。由于随笔在一些高校的考核体系中不算所谓的科研论文,所以,写随笔也需要一种献身精神。

随笔给人以阅读的自由性和舒畅性,让人如漫步花园,芬芳而舒缓。随笔是陈年的老酒,需要阅读者一种境界,才能品出其中的醉人香味。随笔是野草,也是野花,自由而任性。

随笔简洁,没有浪费纸张的嫌疑。现在正规的论文是越来越厚,但内容是越来越空。而随笔没有正规性的要求,倒可以放心追求论文的本质。相对于正规论文而言,随笔更追求了学术的实质,而非形式。

没有创新的随笔,就需要大打折扣。自由加创新,再加淡淡的香味,就是随笔。随笔的香味,既不需要太浓,也不需要太淡。

写随笔的思维需要发散,但随笔的灵魂是整齐的,不会发散,否则,就是漫无边际。

提倡学者多写一些随笔,这样既节省大众的阅读时间,也节省纸张,有利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一些长而又长的论文,若一缩水,可能还不如随笔的重量。这些所谓的论文,既浪费读者的时间,也浪费纸张,同时,也增大抄袭的嫌疑。

一些大学和学术单位,也应将随笔一类的文章记入考核范畴。不要限制字数,学术贵在创新,没有创新,字数再多,也是垃圾,有创新,字数再少,也是精品。就像石头与钻石,石头再大,毕竟是石头,钻石再小,毕竟是钻石。钻石与石头,是两个无法比较的东西。但现在一些学校,总喜欢石头,而不喜欢钻石,这就是怪事。其实,也不是怪事,因为有许多生产石头的人,自然人家不会同意将石头不列入考核范围,你生产钻石的人数少,你就是少数,自然你的声音就小,通过一民主,你的钻石也就白“钻”了。所以,真理有时候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但利益总是属于强势群体的。

随笔是朴实的农夫,而论文是出席筵席的贵客。但希望贵客是真君子,而不是伪君子。

                                               宋圭武2011827日写于兰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