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者:突破领导力瓶颈


  随着企业逐步成熟,对创业者的领导力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事实上,大多数创业者在起步阶段之所以掌控全局,所凭并非凭借理性、自觉的“领导力”,而是萌动中的“企业家精神”,即“创业精神”。直到企业站稳脚跟,企业家精神发育成熟,领导力轮廓日益清晰,对创业者管理上的考验才接踵而至。

  一个关于全球54家大企业的实证研究表明,创业者要想与企业共同成长,有三点需要适应:从创造型转变为开拓型;从充满热情地投身事业转变为不带感情色彩的客观主义;从个人对组织行为的直接控制转变为间接的非个人控制。对创业者来说,最重要的是超越旧我,顺利地完成领导力的升级。

  招贤纳士:两手都要硬

  突破领导力的瓶颈,“招贤纳士”、“主动让贤”、“预先布局”都是应对之策。办法是否有效,取决于不同企业的资源禀赋和组织架构。

  阿里巴巴就是典型案例。创业团队号称“十八罗汉”,少了马云这个领袖是无论如何玩不转的。然而光靠他一人废寝忘食、一饭三吐,肯定是不够的。引进职业经理人,元老调岗进修,是他提升领导力的两手。在财务的压力下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从企业成长视角看,马云集团大致处于“协调阶段”,上有“官僚式危机”、下有“失控危机”,正向“合作阶段”演化,这在本土企业中可算是较高的管理能级了。

  主动让贤:能者居之

  相比之下,创业者“主动让贤”降低了领导力提升的风险,领导者内部更替、“维稳”更为从容,进退自如。理论上是这样,实践中也有样板。

  比如在万科,王石与郁亮的交替就被称为中国房地产业的“天作之合”。王石负责演讲,郁亮负责挣钱,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紧要关头自有缓冲、转折之功效。

  对于几位创业者来说,这是完美的结局。没有主动让贤,我们看到的只能是又一场缠斗。

  预先布局:经理人抱团创业

  职业经理人未必只能充当创业者的管理接班人。当前职业经理人创业案例层出不穷,如果此类创业团队早有磨合、分工明确,新生儿有时“刚出生就会跑”。

  由职业经理人组成的创业团队结构比较稳定,也有利于日后扩容。其主要原因是,提前完成了磨合工作量。相比于其他类型团队,职业经理人更具管理经验和专业优势。预先布局、磨合好了再创业,可谓突破领导力瓶颈、“后发先至”的第三条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