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网友与市委书记反复互动中读出啥?
【网友留言】尊敬的马勇书记,您好!请您去看看安化县烟溪镇双烟村,看一看那里的路,是何等的凄凉。这里有一条解放初期的国防路,现在已经是满目创伤。希望您能帮我们过问,解决这一方百姓的出行问题。【益阳市委书记马勇回复】我已请安化县委、县人民政府进行了调查……【网友反馈】尊敬的马勇书记:关于安化县双烟村公路的建设问题,我已经看到了您的回复。谢谢您!真心希望益阳的所有干部都能这样,也希望您能及时了解留言处理结果。【益阳市委书记马勇再次回复】谢谢。我会关注留言的办理结果。(2011年8月25日人民网—《人民日报》)
网连中国,情牵百姓。人民网—《人民日报》开设的“网连中国”栏目,将老百姓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通过网友留言、领导回复的形式展现在读者面前、公示在网络之上,起到了很好的畅通民意和监督问题落实的作用。从前文提到的网友与市委书记的反复互动中,更传递出众多积极信号意义。
民生问题无小事。出行难问题,也许在很多人看来不是大事,却是偏僻小乡村的村民们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因此,这不仅是一条双烟村与外界连通的公路,更是一条修往群众心头的“民心路”。抓住这一件件最重要、最迫切的“小事”,构筑起牢固的“民心工程”,正是今时今日执政党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关键所在。对于群众的诉求,市委书记能够亲自过问、亲自回复,并且两次互动,体现了党委政府对群众出行难这一民生问题的高度重视,是对“民生问题无小事,群众利益大于天”的最好诠释。有了这样的关注、重视,我们何愁路修不好、民生问题落实不好。当然,在对待民生问题上,我们不能一叶障目,更不能掉以轻心,有些地方、有些干部,还没有完全的转变思想,还存在某种程度上的漠视、轻视、无视,常常错误地认为事情太小、问题太小,熟不知,官方的冷漠换来的将是民心的伤害。
民有所呼我有应。“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是政府职能部门的职责,所需要的显然不是政府部门程序化的书面“回应”,而是实实在在解决问题。但是,令人遗憾的是,有些地方、个别部门却将回应、回复当作了一种应差,糊弄一下聊事,很多问题并没有真正去解决和落实,这种做法,实质上是一种弄虚作假,欺上瞒下。严重地讲,就是忽悠人民群众。前文提到的关于出行难的问题,在市委书记做出回复之后,网友之所以会再次反馈并恳请“能及时了解留言处理结果”,就是某种程度的不信任,或者说心存担心,而书记“我会关注留言的办理结果”的再次回复无疑是给网友吃了定心丸,同时也是给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下达的一个死命令。当然,之所以会有人如此不作为,说到底不是不知道职责所在,而是缺乏有震慑力的责任追究制度约束。因此,要破除“重答复、轻办理”的积弊,对办理不力的政府部门领导实行问责,无疑是一个非常必要而且可以期待的手段。
一来一往传真诚。官民平等、官民和谐是最大的社会和谐,也是最有影响力和延伸力的社会和谐。在网络中,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官员在网友面前,也必须放下架子,带着一颗真心,怀揣一份真情,与网友真诚面对、真诚交流,并且切实做到有来有往,真正做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真心诚意地帮助群众排忧解难,以真诚感动人心,靠真诚赢得民心。在互动交流的语言选择上,要尽量选择老百姓听得懂、听得进的大白话、群众语言,而不能官话、套话、废话连篇,忽悠网民群众、糟蹋网络环境。要立足于解决问题,而不是搪塞、忽悠、糊弄,更不能态度恶劣、语言粗暴,那样只会让老百姓更加生气,更加生厌。从网友与市委书记反复互动、一来一往、有求必应所构建的官民平等、官民和谐的美好图景中,也能反照、折射出一些官员的高傲狂妄。
一叶知秋,以小见大。出行难看似一件小事,但抓住了、做好了,就是影响国计民生、关乎党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的大事。网友与市委书记网上交流、反复互动,看起来也是一件小事,但是坚持了、落实了,就是影响党的执政地位和政府公信力的一件要事。各级各地党委政府、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切记马虎不得、轻视不能。
(倪洋军)
相关新闻:
[网连中国]60年老路破败不堪 益阳市委书记向网友承诺修缮
从网友与市委书记反复互动中读出啥?
评论
11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