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乔布斯的苹果还会甜吗


  核心提示:乔布斯要激流勇退了,这样的退场方式,未尝不是一个英雄退场的最佳方式。

  美国东部(夏令)时间8月24日下午6点40分,北京时间今(25日)早6点40分,苹果公司宣布:史蒂夫•乔布斯请辞公司总裁,但仍保留董事会主席的职务;辞去CEO一职的决定立即生效。

  如果说昨天弗吉尼亚的地震震动了美国东海岸的话,那么,在美国西海岸的硅谷,由乔布斯辞职所引发的地震,势必将震动整个美国。实际上,乔布斯和“苹果”对此也有预料。“苹果”选择在美国股票市场和期货市场(集中在美国东部)收盘时间公布这一消息以及乔布斯的辞职信,就是为了给市场一个晚上的“消化”时间,避免给市场造成即时的震荡和冲击。

  应该说,市场和业界对乔布斯的辞职虽感突然,但并不意外。几天前,当《乔布斯传》将要提前出版的消息传来后,就曾有乔布斯身体健康状况恶化的消息。并且,这种揣测当时就引起了市场的轻微波动。(北京时间)今早,在“苹果”宣布乔布斯辞职的消息后,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华尔街日报等几乎所有美国媒体网站,都争分夺秒地把这一消息置顶。付费订户最多(70多万户)的华尔街日报网站,在一个小时内就推出了从乔布斯名言警句到乔布斯论生死、从分析乔布斯对整个业界的影响到“后乔布斯”时代 “苹果”的人员构成与公司前景等文章,再配以录像和照片集,更显得华尔街是“有备而来”。

  一个人,于一家公司、于一种产品、于一项产业、于一个时代的关系,在乔布斯挥手而去的时候,再充分不过地显露了出来。乔布斯这样的人,对于一家公司、一种产品、一项产业、一个时代来说,绝对是可遇而不可求之士。这一点,从“苹果”的起伏中,从“苹果”产品的更新换代进程中,也是再充分不过地显露了出来。

  “Mac(电脑)将售出天文数字。但我们制造Mac的目的,只是为了我们自己,而不是为了他人。我们不会出去做什么市场调查,我们只是尽我们所能把事情做得最漂亮而已。”乔布斯“轻蔑”市场的狂狷之言,完全建基于其不同常人的思维上。他的点子、他的想法,成就了今日“苹果”之神话。亲手种下“苹果”的乔布斯,因与合伙人的分歧,于1985年挂冠离去。1997年被请回“苹果”时,公司已在破产的边缘。就是在“为自己做”的信念下,“苹果”用Mac实现了逆转,起死回生。有了乔布斯在1997年的回归,才有了“苹果”的存续,也才有了今天“苹果”的“i系列”。

  “伟大的公司极少有越来越强盛的。”这是华尔街日报引用斯坦福大学商学院教授查尔斯•欧芮利的话,表达了对乔布斯离开“苹果”后的担忧。没有乔布斯的“苹果”还会那么甜么?这不仅是“苹果”人的担忧,也是业界的普遍担忧。在乔布斯的光环下,“苹果”新总裁库克的角色真是难当。

  为自己“做”“苹果”的乔布斯,培养出了数量最庞大的“苹果迷”。正是在此时,乔布斯要激流勇退了。不论这是不是乔布斯本人的意愿,但实际上,这样的退场形式,未尝不是一个英雄退场的最佳方式。乔布斯不再主舵“苹果”,“苹果”的日子还得过,IT业界的日子还得过,人们的日子也还得过。没准,就在不远的将来,“苹果”或是其他什么公司,会给人们提供更加新奇口味的什么点子产品。那时候,人们在一饱“口福”之后,也许会对乔布斯有一些新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