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人喜欢微博,或许是因为从微博中获得更多的自由感和平等感,因为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可“博”。有人说在微博上“人人皆为自己的莎士比亚”。那种可以和明星拉家常的感觉极大地满足了普通人的虚荣心。这140字的微博,就如同不小心的煽动了一下蝴蝶翅膀,悄悄的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方式。而对企业来说,他们热衷微博,不是个人化和自由,而是为利润,他们最迷恋的两个字是“转发”,“这种超级口口相传的方式,正是行销传播的本源。”
有人问,微博上为什么负面新闻总是最吸引人?谣言比真实的新闻更吸引人呢?有网民说是因为人们更容易同情弱者。风青杨认为,谣言之所以被快速传播,是因为大多数情况下我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比较有限,一般只能从官方媒体和专家那里得到权威信息。这些信息本身都带有很强的自我立场,而公众更需要的是公开、公正、透明的信息;需要人人都可参与并表达自己立场。以前我们从官方媒体那里得到信息,只能选择接受,即使质疑也基本得不到回应。而微博彻底的改变了这种谁质疑谁“举证”的方式,今后“举证”的皮球将踢给当事人,要想辟谣,你就得自己证明自己“清白”的证据。这无疑增加了网民天平这边的力量,微博凝聚了网民零散的力量。
最近,英国《卫报》列出使用微博几种负责任的方式:1.除非你确实看到事情发生,否则不要发微博;2.记住,有些微博只是开玩笑;3.记住,害怕某些事情发生,并不等于某些事情真的会发生;4.如果看到谣言,直接质疑而不是转发,因为即便以求辟谣的方式转发,也可能吓坏不了解情况的人;5.设法求证;6.如果看到你知道并非真实的微博,设法纠正;7.如果发微博说你看到的情况,请具体说明你在哪里,看到什么,不要夸张,也不要想当然;8.“粉”你相信准确可信的人;这大概是英国骚乱后,英国人反思之后获得的深刻教训和经验之谈!
微博是一个社会化媒体,其价值在于分享和传播。脱离现实,言之无物,空洞无味,必行而不远。一方面对相关数据要严谨索引,不主动传播未经证实的消息,因为谣言止于智者。同时对持有异议者也要体谅宽容和包涵,即使对方攻击你,也要采取理智策略。尽管微博可以随心所欲,但要避免成为“危博”或“伪博”。真正的发挥微博对社会进步的影响力,我们仍需要对事件本身持客观公正的态度。(文/风青杨)
微博如何辟谣?
评论
22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