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手机很难做大市场份额


  小米科技推出小米手机,配置为高通双核1.5GCPU、1G内存、4GROM和夏普4吋屏。小米手机初步定价为1999元,购买渠道来自尚未上线的小米网,物流渠道则采用凡客诚品。

  易观国际(Analysys International)分析认为小米手机很难做大市场份额,未来小米网的定位是关键。

  小米科技的核心优势是“快”,抢先推出手机产品有利于尽早让软件、应用、服务更好的集成,有利于推动小米整体业务进展,同时抵御腾讯等互联网公司对其的冲击。

  小米手机基于现阶段强大的硬件配置,以及1999元的定价会吸引一部分极客的眼球,但是长远发展判断,小米手机不一定有很大的市场份额,易观国际(Analysys International)分析认为具体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1.小米并非硬件厂商,缺少硬件管控经验:尽管小米手机上游有很多合作伙伴,但小米并非硬件厂商,缺少硬件管控经验,对于上游成本压缩能力有限,产能的稳定与市场需求的结合是很大的挑战。

  2.线上渠道主要集中在一线城市,渠道覆盖能力有限:网民主要集中在互联网化较高的一线城市,但对于二三线城市覆盖并不多,完全基于互联网的营销及凡客的物流体系覆盖用户有限。

  3.定位用户偏细分,主要集中在极客用户:用户敢于上网购买手机的前提是基于对手机品牌的足够了解及信任,而现阶段小米的用户,尤其是MIUI用户主要以技术发烧友为主,用户结构相对单一,对大众消费者能否产生足够吸引力仍需观察。

  整体来看,小米在智能手机的市场表现不一定理想,结合小米手机的成本,单独依靠终端很难赚钱。但作为移动互联网创新厂商,小米手机仍有很多可值得借鉴的地方。尤其是完全互联网的渠道销售,压缩了渠道成本,提高了性价比。

  对于小米来说,小米手机只是小米布局之一,只有整合硬件、软件、服务三方面才有机会最强,MIUI完成了软件的布局,小米手机完成了硬件的布局,现阶段产品服务体系仍比较松散,需要更完整的服务布局。

  因此相对于小米手机的发展,即将上线的小米网的定位更值得关注,小米网不会仅仅作为购买渠道的网站,未来极有可能完成小米在服务这端的布局,一方面集成现有小米的各业务体系,成为服务小米用户的入口,另一方面有可能定位成为应用、内容的分发渠道,完善终端+应用服务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