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中旬,深圳华强北一家以手机为主业的中型电子商务网站悄悄关门。该网站负责人胡先生告诉记者,生意难做主要是上游厂商直接开展电子商务,让他们这些中间商无利可图。“7月份以来,我身边就有三家做手机B2C业务的网站关门。”深圳电子商务行业协会数据显示,注册运营的3700家电子商务公司,去年倒闭的近500家,占注册数13.5%。在深圳,注册成立的电商企业有三成以上在注册当年关门,三成以上注册三年内关门。
电商作为21世纪市场经济和IT技术揉合的新产物,已经成为传统商业模式有力竞争对手。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近日发布2011年(上)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数据监测报告,数据显示,截止到2011年6月,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额达2.95万亿,同比增长31%。其中,B2B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2.6万亿。
电子商务如此兴盛,并拥有几乎无穷尽的发展潜力,为何还会有“关门潮”来袭?
个人觉得,现今中国主要的市场份额被数家大型C2C企业垄断,淘宝占据龙头地位,其他如京东商城、有啊、拍拍等依靠各自自身的互联网品牌优势,差不多挖走中国国内90%以上的市场。而其他电商企业就如股市的散户一般,在江湖上随风飘零。
因为电商是建立于IT技术之上的商务模式,电商相比于传统商务,其信息开放、可统合、易管理,这些都显示出社会化大生产所具备的特性。
社会化大生产是社会主义乃至于共产主义理论的基础,而电商作为适用于社会化大生产的商业模式,在没能得到全面发展之时已经需要面临诸多考验。其许多的市场诉求被政策所限,有心无力之感顿生。
回头看深圳电商关门潮原因何在。
首先,深圳诸多电商企业其模式是中间商模式,通过从厂家进货,然后以网店形式向消费者销售,或者向下游企业销售。而如今随着各类企业对于电子商务的重视度提高,许多上游厂家纷纷开始转型网络营销,与专业的电子商务企业抢食。生产企业相对于电商拥有“低成本”这一大杀器。上游抢食必然导致下游电商企业的困境,直到关门大吉。
其次,电子商务作为新兴产业,一样存在传统型和创新型之分。每一样事物的发展都必须要有创新的过程,落后就要挨打,这是最好的诠释。如今许多电子商务企业由于人才和观念的缺乏,仍然不重视自身品牌的建设。不注重品牌建设的企业必将消亡。
作为经济弄潮儿的电子商务行业,也必须面临转型升级的困惑与新生,可是由于国内对于互联网的法律并不健全,相关政策也疏漏颇多,电子商务行业的整合管理缺乏强有力的手段。电商企业升级转型困难重重。
电子商务大时代已经开始展露她的风华绝代,社会化大生产的脚步渐渐临近,还有谁能螳臂当车,阻碍社会主义社会的到来?
[东莞中小在线 http://www.sme076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