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债的出路


  当货币成为财富之象征时,昏君及凡人便会对货币拼命追求。昏君会狂造币,凡人会狂炒卖,结果就搞出了今时的欧美债危机。欧美债危机解决之法只有一个:不可再造币。

  今时欧美债大过天,引出重重危机,不但累己,更是累人。那么,欧美债的出路何在?笔者认为,找到答案不能靠经济学家,而是要靠历史学家,特别是中国的历史学家。

  欧美各国的财长要先学认三个中文字——贩、贵、赈。虽然中国字有不少是贝旁(即钱),但这三个字特别具有代表性。

  西方经济学家认为钱有两种功能,作交易用(贩)和作储藏财富用(贵),而在中国,钱尚可用来救灾,故有赈。就是这个赈字,西方经济学家、财务学家认识得少,所以才有今时这个欧美债灾难。

  司马迁在《史记‧平准书》中称:“农工商交易之路通,而龟、贝、金、钱、刀、布之币兴焉。”这就是指货币是要来作交易用。

  5000多年前,当货币未被广泛应用前,人是以牲口、布帛等实物来作储藏财富,故5000年前的墓葬品只有大量的猪下颚骨,鲜有贝币。一直到夏商之后,墓葬中才有大量贝币。

  中国人在5000年前已认识到货币之“贩”与“贵”的功能,但中国人认识最早的货币功能是“赈”。《管子‧国蓄篇》谓:“人君铸钱立币,民庶之通施也。”就是说,君主造币是用来派的。《管子‧山权数篇》说:“汤七年旱,禹五年水,民之无粮卖子者。汤以庄山之金铸币,而赎民之无粮卖子者;禹以历山之金铸币,而赎民之无粮卖子者。”因为要货币来赈灾,故人君要造币。这个人君造币,包含三个重要的经济、管治理论,今时仍可用得上。

  第一,货币是可作救难、赈灾之用。海地地震灾民、埃塞俄比亚饥民,都因其政府不能铸币而陷于苦境。就算是美国,其QE1、QE2,也是人君(政府)造币,以解2008年金融海啸之灾。故在中国,QE不是新事物。商汤、夏禹都早QE了。因此,欧美再有难时,QE再QE也是很必然的。

  第二,国家有难,市场失衡时,人君是要干预的。国家有天灾,使得市场失衡时,人君(政府)要干预。《管子‧国蓄篇》中有:“水绝壤断,舟车不能通。先王为其途之远,甚至之难,故托用于其重,以珠玉为上币,以黄金为中币,以刀布为下币……以守财物,以御民事,而平天下也。”今时欧美债危机看似是无钱之过,实则不是。资金大量涌入瑞郎,使瑞士央行发火,纽约的梅隆银行则要对5000万美元存款大户征息0.13%。这都在说明,市场上钱是有的,但想要钱的中小企业没钱,如借贷市场不失衡,怎会出现有钱不肯借,想借没的借之局?解决之法是人君造币,以救中小企之无钱破产者(以赎民之无粮卖子者)。但是否可以一直造币而不收手?

  第三,货币是无用之货。《宋书‧孔琳之传》称:“圣王制无用之货,以通有用之财。”其意是说,货币是无用的,只要足够作交易用便可,暗指币不可造过多。

  只可惜当货币成为财富之象征时,昏君及凡人便会对货币拼命追求。昏君会狂造币,凡人会狂炒卖,结果就搞出了今时的欧美债危机。

  今时欧美债危机解决之法只有一个:不可再造币,将货币的功用忘记个“赈”,不能再派福利。

  欧美诸债务国也要读点汉高祖刘邦与汉文、景二帝的财政经营史。其第一条是“悭”,“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意思是天子、将相车乘要从简。另外,文、景二帝一年只做一件龙袍,一年下来龙袍磨烂了就补。西汉之初匈奴一直为患,刘邦与文、景二帝都无财力去反击,只能以和亲去免战,故有王昭君出塞和番。刘邦、文、景三朝帝悭、悭、悭,才渡过难关,为其子孙汉武帝累积了大量财富,使汉朝国力在汉武帝时大盛。

  总之一句,赈多、赈长,必会车毁人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