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行业要闻(7.18-7.24)


一周行业要闻

(7月18日-24日)

由于种种原因,中国的信贷资产证券化一直裹步不前,难有大的作为。重庆悄悄完成了首批交易,并大获成功。这打破了北京、上海对资金要素市场的垄断。这也让我们看到了重庆可喜的变化,泰然完成一大突破,愈发具备大城市、区域金融中心的气质。

一、重庆成功尝试信贷资产证券化

7月19日,重庆瀚华小额贷款有限公司等三家小额贷款公司近1亿元的信贷资产收益凭证正式开始在重庆金融资产交易所上线交易。

此次上线产品有诸多亮点。这是小贷公司信贷资产首次证券化交易,“我们采用的中央登记、中央交易、中央结算的顶层设计模式。”重庆金交所董事长罗得志说。

第二个亮点则是引进做市商制度。以往信贷资产证券化面临流动性缺乏等诸多难题。此次重庆金交所采取引进做市商制度,并以类似国债交易的模式进行交易,交易参与者也不再只局限于机构投资者等三个措施以解决流动性问题。

与此同时,重庆金交所设计了包括设立联合监管委员会、市场准入把关、内部增信和外部信用保证、建立投资者保护基金等多个手段化解可能面临的风险。

这次尝试可谓重大突破。我国的信贷资产证券化从2005年起开始试点,到2008年共发行了19单计668亿元资产支持证券,目前所有产品均未发生违约。不过由于种种原因并未大规模推开。

目前我们了解的情况是,包括广州、浙江等地的小额贷款公司都已经与重庆联系,希望能在重庆获得融资。

就我们的观察,这是重庆、甚至西部第一次取得如此重大的金融话语权。因为以后全国的小额贷款公司都能从重庆这个通道获得资金,打破了北京、上海、深圳对资金要素的垄断。

这种影响力还在逐渐扩大,全国券商龙头中信证券已经与重庆金融资产交易所联系,希望以承销商身份介入,招商银行总行则已下文,要求各分行与重庆金融资产交易所对接,销售该机构的证券化产品。

这些都为重庆的信贷证券化走向全国奠定了基础。

重庆市金融办主任罗广介绍,除小额贷款信贷证券化外,重庆金交所还将推出租赁、信托资产收益凭证等产品。

二、银监会将继续严控平台、房地产贷款

7月20日,中国银监会召开2011年第三次经济金融形势通报分析(电视电话)会,银监会党委书记、主席刘明康发表重要讲话,传达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最新要求,研判国内外宏观形势,分析银行业面临的突出问题,部署下一阶段的重点工作。

最为值得关注的有两点:

一是进一步加强房地产信贷风险防控,积极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继续严把开发企业“名单制”管理和开发贷款以在建工程抵押这两个基本要求,增加风险排查频度,加强对抵押物的及时估值和持续管理。加强对商业用房抵押贷款、个人消费贷款等非住房类贷款的管理,加大对假合同、假按揭等违规行为和转按揭、加按揭等做法的打击力度。密切关注二三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风险。

二是推进平台贷款风险防控不动摇。认清风险,强化责任,扎实推进,提高执行力,推动分支机构加强管理,从细从实化解既有风险、严控新增风险。审慎开展与地方政府之间的战略合作,加强土地抵押贷款管理,切实根据现金流覆盖情况分类计提风险资本。

7月22日,有报道称,北京产权交易所旗下的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与银行间交易商协会合作试图实现地方融资平台资产证券化或因监管部门意见不统一而遭遇阻碍,北交所负责实现这一业务的相关业务人员也在不久前离职。

今年3月25日,北金所与中国银行间交易商协会签署合作备忘录,正式成为交易商协会全国首家指定交易平台。双方就地方融资平台资产证券化、私募可转债、CRM、信托受益权凭证交易、未上市股权询价系统项目达成正式合作。

这反映了监管的态度。

目前平台公司的贷款风险并未得到真实的释放,在此前的解包还原中更多的是进行技术处理,比如重庆农村商业银行99%的平台贷款被转为一般公司贷款。实质上,平台贷款风险依然存在。

云南高速公路投资有限公司曝出的延缓还本事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平台公司的困境。云南公路不会是现在唯一面临还本付息困境的公司,也不会是最后一个。重庆三峡担保集团已经过会的项目,有50%以上并未按照计划发放贷款。

目前平台公司、银行、地方政府处于博弈关键阶段,平台公司知道银行不会完全停贷,银行无论从政治上或是经济上考虑也不愿意真正将平台公司贷款商业化,地方政府更不愿意看到投资放缓。

这种胶着状态还在聚集平台公司贷款的风险。

三、招行启动“千鹰展翼”计划

招商银行在全行开展“千鹰展翼”计划,做到银行贷款、资本市场和私募基金结合,计划三年内每年扶持1000家创新成长型企业,向股权基金推荐一批高科技成长型企业。

其实,银行贷款、资本市场和私募基金结合,就是夹层融资的升级版。目前私募基金已经异常活跃,这对银行提出了挑战,也是银行的机会。

除招商银行外,各方都意识到了这种趋势。就在7月23日,重庆首个专门用于对接境内外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拟筹资企业及项目计划书储备库正式投入使用。当天下午,重庆市大渡口区还举行了该市股权基金项目与PE/VC对接的首次专场对接会,取得了热烈的反响。
  该计划书储备库是由重庆市金融工作办公室推动,重庆市134个部门、区县政府及银行、证券、保险、信托、担保及小额贷款机构等共同参与建设,依托西部地区唯一的区域性股权转让市场——重庆股份转让中心作为其运作平台。
  据重庆市金融办有关负责人介绍,该储备库是根据政府项目和企业的不同筹资需求,分别设计不同的计划书,内容精炼易懂,并且与各金融机构实现了信息共享,使入库企业和项目能够得到私募股权基金与金融机构的多层次、全方位服务。此外,基金所投资项目及基金份额,还可通过重庆股份转让中心的系统平台进行登记、托管,实现转让退出。

由于私募股权基金等能通过股权投资获得数倍、甚至数十倍投资收益,而银行只能获得几个点的贷款收益,在整个交易链条中如何让银行也能适当的提高收益水平是关键。这需要制度上的突破,也可寻求技术上做相应的处理。

四、重庆成立金融控股公司

重庆两江金融服务公司挂牌成立,除了本地几家都市报百余字报道外,其他信息几乎为零。

就我们的了解,这家公司实质上就是一家金融控股公司,之所以这样定义是基于几个方面:首先是人事高规格配备,董事长为两江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商文江,总经理为主任助理方文杰;其次是未来该公司将投资组建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企业;第三是,该公司的组织章程明确表示将从人、财、物进行下属公司严密控制。

纵观全国,真正的金控集团仅有中信集团、平安集团、中国人保等大机构。重庆的渝富资产经营管理公司旗下有诸多金融股权,但难有金融控股之实,因为其难以真正对这些企业形成有效的控制,无论是人、财、物。

重庆两江金融服务公司起步晚,限制少,又可借两江新区之利,未来发展值得期待。

目前该公司正在组建专家顾问团,将在全国遴选一批专家为该公司的发展出谋划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