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价值 效用 价格的市场动态匹配


商品价值 效用 价格的市场动态匹配

 

廖仁平

 

关键词:商品,价值,效用,价格,市场,

 

提要:商品生产中,竞争使投入价值量与效用产出量间呈一特定的正比例关系,商品的社会边际效用集合通过市场交易形成商品的“准均衡”货币价格集合。商品的价值 、效用、及货币价格间的这种市场匹配是动态的。

 

关于商品的价值、效用、价格等的论述文献很多,争议也很多,这三者不是同一概念但又紧密相关,在市场中,它们之间有时候可以达成一种均衡性一致,但有时又会产生分离。正是这种一致与分离的对立统一形成了丰富多彩且变化万千的真实市场现象。

本文所论价值、效用、价格等只与商品相关。有用的自然物如阳光等对人类的效用极大,但它们不是商品,它们没有什么劳动价值的凝结,所以也不可能存在什么货币价格,此不论之。

商品的价值论述中,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最美丽,最符合科学逻辑。商品的效用论述中西方的边际效用理论是迄今比较完善的学说。而商品的市场均衡价格则是这些价值或效用的货币化市场化标定。

正如马克思所说:“不同物的量只有化为同一单位后,才能在量上互相比较。不同物的量只有作为同一单位的表现,才是同名称的,因而是可通约的。”(《资本论》第1卷,第63页)

效用是一个存在较大弹性的量,同一物对不同的人(甚至于对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空中的效用差别都是不同的,这些差别有时候还非常大。所以效用是不能作为一个标准量单位用于经济量化的。

货币则是一种人为规定的价值凭证,它所代表的绝对价值量是变化的,但每一单位货币在市场上可以购得的现期价值相对标准是一致的,在市场基本均衡态时(准均衡态),可以基本上认为一元钱的粮食与一元钱的水果的价值或效用量近似地等同。

 

人们在市场上购买商品,并不会考虑商品的抽象价值量,而只根据自己当下的相对效用需求来决定是否购买。无论某商品中凝结了多么大的抽象价值量,但若相对于某购买者而言没什么用处,或者其效用小而其市场价格相对太高,则该购买者是不会出钱购买的。

 

人的趋利避害本能及商品经营利润最大化规律,决定了人们在组织商品生产时,总是力图用最小的投入而获得最大产出或适度的投入以得到最大化综合效益。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随时随地都在调节着商品生产和交换过程中商品的价值、效用、及价格这三者间的关系。

当商品生产中投入的价值量不能得到充分补偿时,人们就会减少其产量,通过边际效用规律重新进行商品的市场竞价直到其市场售价达到价值价格均衡点。当某商品价格远高于其价值投入量的补偿时,单位商品的利润很高,人们就会争先恐后地扩大其产量供给市场,直到其供给量大于某边际量时,商品的内在价值量与其市场价格达到均衡点…

现有的劳动价值论虽然在理论上很美丽,但迄今为止仍无法计算出单个商品中的价值量,这极大地限制了劳动价值论的微观运用。而商品效用的不确定性也决定了它也无法进行准确定量。只有货币可以让人直观地感受到其量的多少,且这个量是相对稳定的。在均衡态时,可以近似地认为一定量的货币形象地代表着特定时空中特定量的价值。正如货币哲学所说“货币的量即是货币的值”。

“价格都以马克思的规律所决定的价值为重心,并且围绕着这种价值来变动,以致简单商品生产发展得越充分,一个不为外部的暴力干扰所中断的较长时期内的价格就越是与价值趋于一致,直至量的差额小到可以忽略不计的程度。”(恩格斯:《资本论》第3卷增补,《资本论》第3卷第1019页)此一段话中的“简单商品生产发展得越充分,一个不为外部的暴力干扰所中断的较长时期内的价格…”实际上就是市场均衡假定的相关内容了。

一定时期内所有商品的总价格表现为GDP值,虽然每一单独商品的市场价格可能与其价值量并不完全一致,但综合商品总体来看,这个GDP货币量值任何时候都可以认为与其总商品价值量等同。

 

任何商品的产出,都必然凝结着人类的劳动等价值(商品中资本及土地等的转移价值归根到底仍可追溯到劳动,只不过现在还无法准确量化单位商品中这种转移的价值量。)这个价值很抽象但却实实在在地存在着。

人们为什么要耗费劳动去生产商品?当然是因为需要其商品中的效用,人们当然也想用尽可能少的劳动产出最多的效用,但受生产力条件的限制,一般说来,在特定时空中,商品中的抽象劳动价值量与其效用量(社会边际效用量)有一个特定的正比例关系。

因为竞争的存在,所有生产要素都有一种获得均衡补偿的趋势。但在竞争中因存在着各种信息不对称性及非市场因素等的干扰,并不是任何商品的价值都会得到同样水平的补偿,所以就会表现出个别商品的价值与市场均衡价格间的分离,但即使是垄断性很强的产品也会部分地受到市场的约束,以使这种分离不致于太大。

社会总产品如何分配到国民手中消费呢?现行的市场机制就是通过货币的购买。每个消费者都会根据自己的商品边际效用集合及自己手中持有的货币量来购买商品,全社会的消费者会自然地形成一个社会商品边际效用集合,这个社会商品边际效用集合是形成社会总商品市场均衡价格集合的基础。

虽然每个消费者愿意出价购买的商品集合及其相应的价格集合都不同,但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会自动地将商品的供需量及价格调整到一个各方都能基本接受的“准均衡”状态。                                                                                                                                                                                                                                                                                                                                                        

以上就是商品的价值、效用、价格等的市场运行机理。可简要总结为:商品生产中,竞争使投入价值量与效用产出量间呈一特定的正比例关系,商品的社会边际效用集合通过市场交易形成商品的“准均衡”货币价格集合。商品的价值 、效用、及货币价格间的这种匹配是动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