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国际三大评级公司之一的标准普尔宣布下调美国主权信用评级,由AAA调降到AA+,评级展望负面,这在近百年来尚属首次。
标准普尔的力量有多大?看看中东、欧洲那些经济结构单一,融资信贷依赖度高的国家就知道了。标准普尔、穆迪或惠誉,他们的一个信用评级的调整,就足以让这些国家一夜之间经济崩溃,工厂破产、工人失业,物价暴涨等,其破坏力不亚于一场战争,同时,尽管一直标榜自己“客观”、“独立”与“权威”,但明眼人都知道,纯正“美国血统”的标准普尔公司等三家评级机构是对美国偏爱有加,甚至有媒体评论此次调低评级是“小骂大帮忙”。所以,把标准普尔这样的信用评级机构称之为美国的“经济核弹”一点也不夸大其词。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同时也是美国经济霸主地位的第一挑战者,中国不能缺少这样的“经济核弹”,就像当年造原子弹一样。1951年10月,著名的国际和平战士、法国杰出的科学家约里奥·居里夫人,得知中国放射化学家杨承宗准备离法回国参加祖国建设时,特地约见杨承宗,并对他说,你回国后,请转告毛泽东主席,你们要反对原子弹,你们必须要有原子弹。
评级机构需要政府力挺
评级机构为什么需要政府力挺?原因很简单,因为政府是世界上最主要的投资者。中国目前投资美国国债的金额达到1.2万亿美元,中国政府就是投资者。同时政府又是最主要的融资者,或者说借贷人,因为每个国家的中央、地方政府、国有企业、公营事业单位等都有可能需要发行债券借钱,这时的信用评级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既然政府与信用评级机构有如此密切的关系,我们当然有条件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培育自己的信用评级机构。
在“总裁执行风暴”课程上,关于企业成长的秘诀,我提出“四融”战略:1、融智;2、融才;3、融资;4、融政。我认为“四融”战略对中国信用评级机构的成长同样有效。
融智:标准普尔这样的信用评级机构是收罗顶尖金融人才的宝库,包括很多诺贝尔经济学家,中国信用评级机构必须要学会“融智”。
融才:信用评级机构也需要营销沟通,需要有更高的社会认知度,这就首选需要社会意见领袖、权威媒体的认可,这就需要“融才”。
融资:一个大客户往往能觉得一个企业的行业地位,评级机构有了政府的支持,那么它就傍上了最大的客户。
融政:无需赘述,这是中国特色,其实也是世界特色。
评级机构需要超脱精神
评级机构不是赛场上的运动员,而是裁判员,所以评级机构必须要有超脱精神,否则无法做到客观公正。
虽然信用评级是市场行为,但评级机构不能有势利眼,把公正客观的评级结果放在第一位,把盈利创收放在第二位,必须要有超脱精神,不能“入市”太深,否则其评级结果就是一文不值的。
但让我姜岚昕非常痛心的是,我们过去很多评级机构以评级为名,行牟利之实,把评级变成纯粹的卖星星、卖证书、卖名称、卖奖状的非法买卖,不但误导了消费者,同时砸了自己的照片,毁掉了第三方认证机构的整体声誉,也对那些“买家”造成了不良影响。
公正,是信用评级机构这样的第三方组织的生命,同时我在“总裁执行风暴”上讲授关于企业管理知识时也强调,领导要有权威,就必须公正,甚至对自己更严格一些,对自己的亲朋好友更严格一些,否则无法树立自己的威信,更无法提升执行力。
评级机构固然要盈利,但对于金钱的态度,我的一个观点是:金钱是种子,种在哪里就在哪里生长。如果中国的评级机构真有做大的决心,那么就不能急于拔掉自己种下的嫩苗。做任何事业,融则通天下,重点是融智、融才、融资、融政,四融合一事业方能通达圆润。可四融成功的砝码是:磁性!第1磁—使命:凝聚众人的神圣理由。第2磁—品牌:众望所归的荣誉感召。第3磁—大爱:无以抗拒的心灵牵引。第4磁—团队:自然而然的英雄相惜。第5磁—梦想:共同奋斗的无限动力。这五磁同样适合于评级机构。
评级机构需要时间检验
标准普尔于1860年创立;穆迪于1900年创立;慧誉于1913年创立;也就是它们基本上都是百年老店了。对于它们的成功,虽然一方面依托美国经济影响力,同时也离不开它们自身的进取和坚持,至少整体评级结果是经得起市场考验的。
所以,中国信用评级机构等第三方评价认证机构不要想一口吃个胖子,必须要有打持久战的准备,这与企业发展是同样的道理。作为在企业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体验到的,同时也是对“总裁执行风暴”班的企业家学员的告诫:企业家要耐得住寂寞。
信用评级机构的影响力其实就是经济话语权,甚至可能是最重要的话语权。所以,对信用评级机构的高度评价无论如何都不过分。
另外关于此次美国信用评级变动对出口企业生产的影响,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我就不进一步分析。最后,我想与大家分享一个关于真正核弹的故事,表达我个人对中国信用评级机构的期盼之情。
故事讲的是从大陆败退到台湾一位国民党少将,在上世纪60年代为了谋生到南非经商,当时南非还奉行种族隔离政策。黄种人和黑人属于有色人种,在公共汽车上必须坐后排座,前排的座位属于白种人。但在1964年10月17日,这位先生乘公共汽车时习惯地往车后面走时,司机对他说:“你可以坐前排。”这位老先生很奇怪,说我是中国人。那位司机说:“我知道,昨天我看来新闻,中国爆炸了原子弹,能造出原子弹的民族有资格坐前面。”老先生当时激动得泪流满面,并感慨地说:“这车我不坐了,我下车走路!”